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文主要总结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基础训练、摄食训练、辅助吞咽、中医针刺和穴位按摩、物理电刺激治疗、球囊扩张、留置鼻饲管、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方法。脑卒中后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对疾病预后、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有重要意义,要强调早期对脑卒中患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股静脉入路脑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伴脑静脉窦狭窄(CVS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为IIH伴局限性CV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在逆行性脑静脉窦内微导管测压后经股静脉行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术后均行腰椎穿刺术复测颅内压力,并复查眼底照相评估视神经乳头水肿改善情况。随访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并发症,脑静脉窦是否通畅。 结果 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脑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狭窄病变两端压力差由术前平均(20.67±5.63)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术后平均(4.72±1.87) mmHg(P<0.001),颅内压由术前平均(371.5±84.7) mmH2O(1 mmH2O=0.009 8 kPa)降至术后平均(225.6±45.7) mmH2O(P<0.001)。术后所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均明显改善或消失。随访3~33个月,2例耳鸣患者症状消失,12例头痛患者、8例视物模糊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视力下降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所有患者均无不适症状,原症状无复发,CTV或DSA复查提示支架开放良好,无支架内再狭窄。 结论 脑静脉窦内微导管测压指导股静脉入路支架成形术治疗IIH伴CVSS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与胼胝体压部梗死患者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进行分析,探讨磁共振成像在两者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11例和胼胝体压部梗死患者14例,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分析两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的差异。结果 11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病灶位于胼胝体压部中央,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平均为(291.59±48.30)mm~2/s;14例胼胝体压部梗死患者病灶分布不均匀,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平均为(328.43±53.70)mm2/s。两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和胼胝体压部梗死的表观扩散系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稍低的表观扩散系数可辅助诊断,两者鉴别还需结合病灶位置及形态。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