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神经眼科国内外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近十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神经眼科相关文献,就其内容进行比较,了解国内外神经眼科发展的特点和差距。方法国内文献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国外文献通过Pubmed提供的Medline数据库,采用医学主题词(Mesh)检索的方法检索1997 年至2006年国内发表的中文神经眼科文献和国际上发表的英文神经眼科文献。结果1997年至2006年Pubmed可检索到英文神经眼科相关文献13052篇,文章主要来自美国、英联邦国家、日本、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70多个国家,发表数量及所占比例依次为视皮质(44 96/13052,34.4%),视神经疾病(3870/13052,29.7%),眼球运动障碍(2899/13052, 22.2%),视路(1191/13052, 9.1%)及瞳孔障碍 ( 596/13052,4.6%)。同时间段CBM可检索到中文神经眼科相关文献3726篇,其中视神经疾病1854篇,占49.8%,瞳孔疾病242篇,占6.5%,眼球运动障碍(斜视除外)1357篇,占36.4%,视皮质202篇(占5.4 %),视路(不包括视网膜、视神经、视皮质)71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发表的文献均涉及到神经眼科各分支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等各方面,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泛,除了眼科外,神经内、外科或神经科学、耳鼻喉科等也占了较大部分。与国外相比,国内基础研究方面的文献较少。 结论神经眼科是一门多专业交叉边缘学科,其研究方向广泛,研究热点多样化。目前国内神经眼科已经起步,但基础研究较薄弱,有待加强。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99-102)  相似文献   
2.
袁敏而  练苹  易长贤  杨晖  顾欣祖 《新医学》2010,41(12):803-805,F0003
目的:通过观察埃迪瞳孔患者暗环境下双眼瞳孔大小及光反射情况,以对其病理生理改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方法:用红外瞳孔测试仪对25例埃迪瞳孔患者双眼暗环境下瞳孔大小及光反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埃迪瞳孔与对侧眼暗视下瞳孔大小相等(P〉0.05),均小于正常人(P〈0.05);对侧眼瞳孔直接、间接光反射曲线呈勺形,光刺激前呈现细小、规律、变换频率低的锯齿波,光刺激后迅速收缩,稳定1、2 s后渐平坦,偶见小幅度正弦波;埃迪瞳孔全程均呈现幅度不等、变换频率较快的不规则锯齿波,光刺激后无明显收缩;埃迪瞳孔的不对称性较对侧眼大(P〈0.05);对侧眼瞳孔直接、间接光反射潜伏期与正常人相近(P〉0.05),反应幅度较正常人略低(P〈0.05)。应用红外瞳孔测试仪可对埃迪瞳孔及对侧眼瞳孔活动情况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视神经疾病的基因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神经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轴索组成,因其周围无Schwann细胞,故损伤后不能再生。对于大多数可导致RGC发生不可逆损伤的视神经疾病,即使给予对因治疗,其视功能预后也较差;而对于遗传性视神经疾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相关的基因治疗研究便逐步受到重视和得以广泛开展,并有望成为某些视神经疾病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能量氪离子黄绿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术的临床疗效和对眼压、血-房水屏障的影响.方法:使用激光蛋白细胞仪及压平式眼压计对31例(62只眼)接受高能量组700 mW,低能量组400 mW的氪离子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前、术后的房水蛋白浓度、前房细胞数和眼压进行比较.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两组周切口通畅无闭合.无角膜损伤及晶体混浊.术前和术后1 h、3 d、7 d及1个月的平均Goldmann眼压值在高能量组分别为(15.68±2.41)、(27.13±3.48)、(20.97±5.27)、(16.35±1.14)、(15.06±2.02),在低能量组分别为(15.35±1.78)、(22.77±3.26)、(16.26±2.41)、(15.68±2.06)、(15.06±1.36).术前和术后3 d、7 d及1个月的平均房水闪光值在高能量组分别为(4.65±1.50)、(10.41±2.47)、(7.31±2.31)、(6.15±2.16),在低能量组分别为(4.45±1.19)、(6.47±1.11)、(4.81±0.55)、(4.98±1.48)pc/ms;前房细胞数平均值在高能量组分别为(0.47±0.42)、(36.22±9.16)、(18.54±3.60)、(6.29±0.98),在低能量组分别为(0.58±0.52)、(24.73±6.09)、(10.61±1.70)、(2.96±1.35).高能量组术后1 h及第3天眼压的升高幅度较低能量组高.术后各点的房水闪光值和前房细胞数升高幅度均较低能量组明显,术后1个月两组前房细胞数及高能量组房水闪光值仍未能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与高能量氪黄绿激光联合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两组周切口通畅,临床效果相同;低能量组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恢复至正常较快,前房蛋白较快恢复正常.提示在进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时应尽可能用低能量.两组术后1个月前房仍有细胞,应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雄激素预处理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 鼠视神经形态功 能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41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未 用药对照组15只和雄激素组16只。正常组和未用药对照组每天以1%乙醇灌胃,雄激素组每 天以0.25 mg/kg甲睾酮灌胃。用药20 d后,未用药对照组和雄激素组注射0.4 ml完全弗 佐剂-豚鼠脊髓匀浆,并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诱导EAE模型。诱导前7 d,大鼠上丘和外侧膝状体 注射荧光金以逆行标记RGC。继续用药至诱导后14~30 d,取正常鼠 和出现症状48~72 h内的未用药对照组和雄激素组大鼠,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闪光视觉诱发电 位 (FVEP)观察其视神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铺片并计数RGC;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RGC的调亡情况。 结果:诱导10d开始,E AE大鼠相继出现尾及后肢无力,麻痹等症状。与未用药对照组相比,雄激素组的发病潜伏期 延长(P=0.035),症状评分降低(P=0.042)。未用药对照组大鼠视神经纤维走 行纡曲呈波浪状,弥漫脱髓鞘 改变;雄激素组视神经纤维走行较规则,脱髓鞘改变不明显。FVEP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相比 ,雄激素组的N1、P和N2波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N1-P和P-N2振幅提高(P<0.05)。正常组、未用药对照组和雄激素组RGC数分别为(2284±132)、 (934±78)、(1725±95)个/mm2,雄激素组RGC数较未用药对照组增多(P=0.028)。正常组、未用药对照组和雄激素组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02±0.16)、(24.44±2.22)、(9.84±2.36)个/高倍视野,雄激素组TU NEL阳性细胞数较未用药对照组明显减少(P=0.025)。 结论:雄激素可降低EAE发病率和症状评分,抑制EAE鼠RGC的凋亡,减轻视神经脱髓鞘改变,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FEVR相关的RRD)患者的对侧眼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一组10~30岁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最终确诊为FEVR相关的RRD的占有比及对侧眼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接诊的RRD患者共109例110眼,其中FEVR相关的RRD占同期同年龄组RRD患者总数的20.18%(22/109),且与年龄密切相关。10~20岁患者中FEVR相关的RRD占总人数的43.24%。FEVR相关RRD患者平均年龄为17(S=5)岁,对侧健眼屈光范围为+4.5D~-8.0D,近视者居多。其中4眼(19.05%)为高度近视,屈光度大于-6 D,12眼(57.14%)为轻中度近视,屈光度位于-0.75 D至-6 D之间。对侧眼Log MAR为-0.1至1.2不等,多数视力正常,仅2例BCVA(Log MAR)大于0.5。后极部眼底表现多为正常,周边部视网膜均见异常,如无血管区、视网膜变直、血管分支增多及血管渗漏,其他还可表现为血管袢、新生血管生成、视网膜嵴样改变、格子样变性、周边部萎缩孔、视网膜浅脱离等。【结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青少年人群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之一,多为双眼发病,详细检查对侧眼至关重要,应及时处理视网膜裂孔及新生血管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球后视神经炎(RON)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特征,探讨瞳 孔对光反射检查在RON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用瞳孔测试仪分别检测3 5例临床确诊的RON患者35只患眼治疗前(发病期)后、对侧眼以及正常对照组50例100只眼的瞳孔对光反射。患者组年龄10~ 58岁,平均年龄30.4岁;对照组与患者组年龄、性别无差异 。检查的对光反射参数包括瞳孔面积、瞳孔对光反射的最大反应幅度、潜伏期和最大反应速度。 结果 在RON的发病期,患眼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应潜伏期延长、最大反应幅度减小,与正常照 组相比差异 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着病情改善、视力恢复,患眼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应潜伏期、最大反应幅度等逐渐恢复,与发病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然有显著差异。患眼发病期和治疗后,对侧眼瞳孔也表现为反应潜伏期和最大反应幅度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ON患眼的瞳孔对光反射反应潜伏期延长、最大反应幅度减小。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有于 对RON做出早期诊断并监测其病情变化。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370-37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管理中的风险,并提出保障眼科日间手术质量与安全的管理措施。方法 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日间和住院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医疗质量指标。结果 日间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住院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31 d内非计划再住院率总体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安全相关不良事件中,日间手术组发生患者错误0例,检查检验结果错误、运送中病情变化各1例,预警眼别错误6例,出院当天再住院率为0.003%,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008%,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 建立日间手术准入制度,利用信息系统闭环管理,优化患者分流及衔接流程,落实术后延伸性护理等质量管理措施能降低日间手术运作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撕裂的临床特征.方法 临床确诊为PCV伴RPE撕裂的12例患者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8.6岁.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8只,左眼4只.12只眼中,浆液性RPE脱离1只眼,出血性RPE脱离11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3例患者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血管弓为界,将RPE撕裂区位置分为血管弓内、血管弓上及血管弓外.根据撕裂区的形状分为新月形、半月形及不规则形.观察患者眼底、FFA、ICGA及OCT表现特征.结果 眼底检查发现,RPE撕裂区呈灰白色病灶.12只眼中,RPE撕裂区位于血管弓内4只眼,占33.3%;血管弓上5只眼,占41.7%;血管弓外3只眼,占25.0%.RPE撕裂区形状为新月形1只眼,占8.3%;半月形10只眼,占83.3%;不规则1只眼,占8.3%.FFA检查发现,所有患者表现为早期RPE撕裂区可见透见脉络膜荧光,晚期病灶内呈强荧光、边缘锐利.早晚期均无荧光渗漏,RPE撕裂区边缘可见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ICGA检查发现,早期可见RPE撕裂区清晰的透见荧光,缺乏毛玻璃样荧光;晚期9只眼可见RPE撕裂区边缘清晰的分界线,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行OCT检查的3只眼,其RPE撕裂区均可见RPE光带断裂缺失,边缘可见RPE层卷边的强反射区.结论 PCV伴RPE撕裂区多呈半月形,多位于血管弓内及血管弓上.血管造影检查可见RPE撕裂区呈透见荧光,边缘呈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OCT检查可见RPE撕裂区RPE光带断裂缺失,断裂的边缘RPE层卷边呈卷曲的强反射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实验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中,口服雄激素对视神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未治疗对照组和雄激素组。未治疗对照组每天以安慰剂灌胃,雄激素组每天以0.25mg/kg甲睾酮灌胃。在第20天,未治疗对照组和雄激素组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豚鼠脊髓匀浆(CFA-GPSCH),并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BPV)诱导EAE模型。我们用光学显微镜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观察视神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结果EAE鼠发病后出现尾及后肢无力、麻痹甚至死亡等临床症状。与未治疗对照组相比,雄激素组的EAE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明显下降(p〈0.05)。EAE鼠N1、P和N2潜伏期明显延长,N1-P和P-N2振幅降低。与未治疗对照组相比,雄激素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振幅升高(p〈0.05)。未治疗对照组视神经可见广泛的脱髓鞘,而雄激素组脱髓鞘不明显。结论口服雄激素对EAE鼠视神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