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快速心律失常通常被称为“心动过速”,它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和“室性心动过速”。按发病持续的时间分类,又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心动过速,其中,阵发性心动过速居多。它的特征是: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突发突止,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提高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舒适度的方法.方法 将88例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4例.常规组术后24 h下床活动,观察组术后6h即下床活动.分别于术后6h、24 h、7d比较两组舒适度、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h、24 h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指导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6h下床活动,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并不增加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8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实施连续性护理计划,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自我照顾认知及出院后1、3、6个月 MLHF量表的测量。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出院6个月疾病加重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MLHF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F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计划可提升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减少疾病加重次数、减少再入院率、减少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舒适度的方法。方法将88例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4例。常规组术后24h下床活动,观察组术后6h即下床活动。分别于术后6h、24h、7d比较两组舒适度、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24h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指导主动电极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6h下床活动,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并不增加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电话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方法 将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干预组患者于出院1周后开始定期电话回访,回访时间是6个月;对照组不实施干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对2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再入院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出院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而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24h出入液量记录准确率和缩短夜班护士统计24h出入量时间的方法。方法设2013年1—3月CCU患者的护理记录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记录出入液量方法进行24h出入液量统计;设2013年4—5月CCU患者的护理记录为试验组,采用累计叠加式方法进行24h出入液量统计。结果试验组24h出入液量统计的准确率为98.90%,高于对照组的9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每天为统计24h出入液量耗时(0.5±0.15)min,短于对照组的(34.0±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计叠加式记录24h出入液量能提高统计的准确率,并缩短耗时,有效提高CCU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