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咳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药物止血治疗常难以奏效,开胸手术止血难度大且患者不易接受.自Remy等于1977年首先报道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咳血成功后,该项技术已被国内外广泛使用[1-3],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止血效果快等优点.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已成为控制大咳血安全、有效的重要疗法,但由于支气管动脉变异大,一般的选择性插管靶向性受到限制,影响了治疗效果,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同轴微导管的应用具有快速、光滑、准确的移动及极好的易控制性,其卓越的血管选择功能从而能够准确地到达病变部位,不受共干血管的限制,拓宽了大咳血的治疗范围,使栓塞的靶向性更强,栓塞更加充分,能有效提高疗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特别是对一些较复杂的病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4].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组)20例和观察组(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采用导向性路径表对患者实施手术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住院天数、救治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手术医生对术中护理配合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介入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比较,除"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1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医生对术中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比较,除了"合作亲切和蔼"、"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了解掌握器材使用方法性能"3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提供具体、实用、规范、高效的护理模式,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流程,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整体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护理配合的经验。方法对145例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术前充分准备、规范的术中护理配合,包括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结果经过介入治疗及规范的术中护理配合,本组术中4例血管痉挛,2例血栓形成,3例动脉瘤破裂,经及时有效处理后,均成功完成栓塞治疗。结论规范的术中护理配合、生命体征的监护、并发症的预防及及时有效处理等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防反流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灌注化疗治疗盆腔肿瘤的护理.方法 17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成功植入防反流PCS,并经动脉导管多次灌注化疗,做好植入药盒前后护理,掌握药盒穿刺使用的正确技术,及时处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及保护药盒的方法.结果 17例经3 ~ 8次灌注化疗,均未发生留置导管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应用预置球囊导管技术阻塞大动脉血流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胎儿娩出后,采用球囊导管阻塞腹主动脉或左右髂内动脉后行胎盘分离或子宫切除,以减少出血量.护士在手术前做好充分评估,充足的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手术时密切配合,正确护理,防止手术过程中球囊导管发生移位、滑脱、破裂,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11例术中均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时密切配合,周密、细致的观察与正确安全护理,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严重脾损伤因病情凶险,出血迅速,易发生严重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准确的护理至关重要。1991年—2002年我科收治外伤性脾破裂68例,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股动脉微型导管药盒系统(miniature port-catheter system,MPCS)植入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16例膀胱癌患者先行双侧髂内动脉前干化疗栓塞,明胶海绵颗粒加弹簧圈栓塞非主要供血侧髂内动脉前干,主要供血侧髂内动脉前干用明胶海绵颗粒做适量栓塞后,经股动脉植入MPCS,导管留置于主要供血侧髂内动脉前干,术后定期经MPCS灌注化疗,化疗方案为吡柔比星、卡铂和丝裂霉素.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MPCS,经过52例次穿刺药盒灌注化疗后,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例,总有效率(CR+PR)为87.5%(14/16),其中3例PR患者结合适形放疗后2例肿瘤消失,1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后继续经MPCS灌注化疗,未见肿瘤复发.全部患者经1个疗程的化疗后血尿消失,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留置MPCS灌注化疗的毒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股动脉微型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满意,技术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植入防返流微型导管药盒系统(PCS)灌注化疗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28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先行双侧髂内动脉前干化疗栓塞,然后髂内动脉前干的非主要供血侧用明胶海绵颗粒和弹簧圈栓塞,其主要供血侧仅用明胶海绵颗粒作适量栓塞,经股动脉植入防返流微型PCS,导管留置于主要供血侧髂内动脉前干,术后定期经微型PCS行灌注化疗。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微型PCS。27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微型PCS灌注化疗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2例,总有效(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24例(85.7%)。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8个月,死亡1例,存活27例。结论经股动脉植入防返流微型PCS灌注化疗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邢丽  吴宁  李斯锐  林福煌  陈峰  袁婵娟 《海南医学》2013,24(22):3423-3424
目的 探讨在DSA监视下使用亲水导丝辅助困难鼻空肠营养管的置入方法.方法 采用介入技术以亲水导丝引导对29例常规置管未成功患者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结果 置管成功率为93.1%,所置营养管位置均符合临床要求,操作时间为15-40 min,留管时间为7-40d,所有成功置管患者耐受良好,未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未发生堵管.结论 应用介入技术以亲水导丝引导困难鼻空肠营养管的置入为解决肠内营养途径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