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泄泻”、“肠风”、“滞下”、“肠澼”等范畴。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病程迁延,且反复发作。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UC较之单纯使用西药效果明显[1-2]。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本院肛肠科将58例UC患者分别给予单纯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和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中成药保留灌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钉合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对156例施行吻合器痔上粘膜钉合术手术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近期并发症:疼痛59例(37.8%),尿潴留58例(37.1%),出血23例(14.7%),肛门下坠感15例(9.6%),肛门水肿6例(3.8%);远期并发症:吻合口狭窄3例(1.9%),排便困难8例(5.1%),吻合口脓肿1例(0.6%),疾病复发4例(2.5%)。结论吻合器痔上粘膜订合术(PPH)虽然是安全有效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各种近、远期并发症,严格手术操作可以减少甚至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玉红  虞哲波 《新中医》2018,50(9):161-164
目的:观察环状混合痔内服方联合生肌玉红膏外用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对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环状混合痔风热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2组患者均行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服用芪蓉润肠口服液等常规措施,治疗组洗净疮面后以生肌玉红膏外涂,以无菌纱布覆盖,服用环状混合痔内服方水煎液。2组连续治疗10天。比较2组的创面恢复情况(创面疼痛、创面渗出、创面肿胀、创面肉芽组织及创面面积)和临床疗效,检测2组血清中的HIF-1α、VEGF和MMP-9水平。结果:术后10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疼痛、渗出、肿胀、肉芽组织及面积评分均较术后1天减少(P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HIF-1α、VEGF和MMP-9水平均较术后1天降低(P0.01),治疗组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环状混合痔内服方联合生肌玉红膏外用可促进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的愈合,下调血清中的HIF-1α、VEGF和MMP-9水平可能与其修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影响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病历系统,回顾收集2015年8月—2018年8月的1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年(截至2021年8月),记录所有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随访3年间,120例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49例,复发转移率为4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肿瘤活动程度、肿瘤直径大小、分化程度、肠壁侵袭层次、病理分级、切缘长度、术后化疗、术中输血情况、侵犯肠周程度及术前CEA水平的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间,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肠壁侵袭层次、术后化疗情况及术前CEA水平是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分化程度、肠壁侵袭层次、术后化疗情况及术前CEA水平独立影响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临床需加强对合并高危因素患者的针对性干预,以降低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5.
虞哲波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12-1414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联合生物补片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经括约肌肛瘘患者63例,分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式;观察组采用LIFT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肛门形态、功能等指标。并随访半年,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疼痛分级及尿潴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形态正常和肛门功能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生物补片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创面愈合快、住院时间短、可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及对肛门形态、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肛瘘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殊解剖和功能,手术操作困难且容易损伤肛管直肠环和肛门括约肌,术后易复发,临床上属难治性肛瘘.1997年3月至2009年10月,作者运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0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