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PO)经后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15具浸泡的成人尸体的30只上肢标本,经后侧入路,在肩峰后缘与尺骨鹰嘴的连线的近、远端作2~4 cm切口,顺行或逆行插入LCP,在两端小切口内分别固定2枚螺钉后纵行切开上臂的皮肤、皮下组织,分别解剖肱桡肌、肱肌及肱三头肌,显露桡神经、尺神经,观察其与钢板的关系,并测量其之间的距离。结果后侧入路尺神经穿内侧肌间隔处与钢板内侧缘的距离为(1.39±0.55)cm(95%可信区间为1.00~1.78 cm),尺神经在尺神经沟处与钢板内侧缘的距离为(9.86±0.87)mm(95%可信区间为9.24~10.48 mm),经适当游离桡神经沟,可以增加(5.5±0.63)cm(95%可信区间为5.05~5.95 cm)的显露范围。结论 MIPPO技术LCP后路治疗肱骨干骨折是可行的,且不增加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体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综合运用垂直应力椎弓根螺钉技术加球囊扩张植骨锥体成型技术对胸腰段锥体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并随访其复位效果及维持情况。结果:18例中椎体前缘高度均恢复到邻近锥体90%以上,椎管侵占率17例低于20%,1例仍达30%以上。随访0.5~2年,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椎体高度及后凸角未见明显丢失,无迟发后凸畸形,无1例断钉、断棒或松动。结论:垂直应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选择性椎管减压球囊扩张、椎体内植骨成形术,疗效确切可靠,能最大限度地重建自然的生物力学稳定,值得提倡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髓核摘除锥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7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55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双侧椎弓根内固定髓核摘除锥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基本手术指标,治疗前后以VAS和ODI对患者腰腿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0.64±13.5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0.8±39.4)mL,并发症发生率1.82%(54/55);患者术后VAS评分(1.76±0.43)分,DOI评分(14.15±6.33)分,两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椎弓根内固定髓核摘除锥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且术后并发症少,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其差异。方法共45名患者参与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24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B组21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近中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6月、1年、3年VAS疼痛分值。结果经随访,A组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达正常的(70.55±8.50)%。B组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达正常的(91.35±7.50)%。两组各自术前与术后VAS分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随访时间段内VA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术前术后VAS分值均无统计学意义。而PKP较PVP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结论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均具有缓解急性期疼痛、增强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少等特点,PKP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但存在更大的骨水泥外溢的风险。PVP操作简便,代价较低,效价比高,更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科2000年10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随访资料完整的共132例,其中作假体置换(PR)的5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内固定术(IF)组132例,男54例,女78例;年龄75~94 岁,平均82岁;Evans分型:Ⅱ型骨折45例,ⅢA型骨折19例,ⅢB型32例,Ⅳ型骨折36例;外伤原因:生活伤89例,撞伤43例.  相似文献   
6.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科2000年10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随访资料完整的共132例,其中作假体置换(PR)的5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材料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5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植入假体材料来源的不同分为A组28例,B组27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54.23±3.71)分,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B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58.66±4.19)分,治疗总有效率为81.48%,两组Harris评分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B组为1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假体材料和进口假体材料在假体稳定性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假体周围骨质、自主意愿及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假体材料,在术后加强临床护理能力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