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和临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发病后遗留下的严重并发症,在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此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部位阻滞加微波热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部位阻滞加微波热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27例,行部位阻滞加微波热疗;Ⅱ组23例,单行微波热疗;Ⅲ组29例,行部位阻滞加电疗,制定疗效评判标准,观察随访并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Ⅰ组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1)、Ⅲ组(P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靶控亚全麻加小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局麻在中乳腺肿瘤前期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2例乳腺肿瘤前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丙泊酚、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联合静脉用药,靶控亚全麻辅以0.25%利多卡因局麻;Ⅱ组行1.3%~1.5%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Ⅲ组行0.5%~0.1%利多卡因局麻。分别对前期手术麻醉优良率、总有效率、局麻药用量及后期手术全麻药(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进行比较。结果Ⅰ组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安全、简便易行,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5);而麻醉无效率、局麻药用量、后期手术全麻药(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皆明显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静脉靶控亚全麻加小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局麻为乳腺肿瘤前期手术提供了一种更加确切有效、安全平稳、简便易行的麻醉新方法,填补了乳腺肿瘤前期手术麻醉的空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鉴于碳酸利多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阻滞中发挥了起效快、阻滞完善的作用,而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的报道尚少,本文旨在评估碳酸利多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的效能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成Ⅰ、Ⅱ、Ⅲ组各100例,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0.1%罗哌卡因复合0.03 mg/mL布托啡诺、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实施膜外自控镇痛.于镇痛前和镇痛后10、30 min、宫口开全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改良Bromage分级法),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药用量、镇痛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产程时间、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与镇痛前比较,三组镇痛期间VAS分值均降低(P均<0.05);Ⅱ组与Ⅰ、Ⅲ组比较,镇痛起效时间明显加快(P均<0.055);Ⅱ、Ⅲ组与Ⅰ组比较,PCA有效次数减少(P均<0.05),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镇痛期间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产程、剖宫产率和器械助产率、新生儿产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牙垫是经口气管插管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对气管导管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1)气管内插入导管以后,如何将导管固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导管脱出而引起患者窒息的事故时有所闻[1].  相似文献   
8.
许立国  刘欣  薛明喜  张睿 《现代保健》2009,(21):186-187
牙垫是经口气管插管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对气管导管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1)气管内插入导管以后,如何将导管固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导管脱出而引起患者窒息的事故时有所闻^[1]。目前的牙垫仅限于在患者口腔中与气管导管并列放置(谓“普通牙垫”),且固定较为繁琐。(2)正常成人张口度介于3.5-5.6cm,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和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发病后遗留下的严重并发症,在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 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此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减少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起剖宫产产妇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存在宫缩乏力危险因素的择期足月剖宫产产妇120例,ASAⅠ或Ⅱ级。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组(DPD组)、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组(PD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40例。3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同时DP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1,帕洛诺司琼0.075 mg和地塞米松10 mg;PD组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075 mg和地塞米松10 mg;D组静脉地塞米松10 mg。记录产妇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监测3组麻醉前(T1)、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10 min后(T2)及手术结束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使用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至手术结束产妇胸闷、面部潮红、恶心、呕吐、高血压、寒战及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泌乳始动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组产妇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和尿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PD、D组比较,T2时DPD组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T2、T3时DPD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PD和D组(P<0.05)。DPD组和PD组胸闷、面部潮红、恶心、呕吐、高血压、寒战及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DPD组明显低于PD组(P<0.05)。3组术后泌乳始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可有效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起剖宫产产妇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