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对比研究容量目标通气、高频振荡通气两种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0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取高频振荡通气模式(高频机械通气+目标潮气量),对照组采取容量目标通气模式。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有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有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0 vs 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值、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 h后,研究组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值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均更高,二氧化碳分压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6.96%)(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各类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30例NRDS患儿给予气管内滴注单剂PS治疗,对照组22例未给予PS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早期应用PS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a/APO2)明显上升,氧合指数(OI)值明显下降,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床旁胸部X线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快,效果更好(P<0.01),对机械通气和氧疗的需求显著降低(P<0.05).结论 PS对NRDS疗效满意,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联合推拿对腹泻患儿症状体征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3月的86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热奄包联合推拿组(观察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治疗3、5、7 d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胀及腹痛)积分、肠黏膜屏障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及内毒素(ET)]。结果:观察组治疗3、5、7 d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及肠黏膜屏障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5、7 d症状体征积分及肠黏膜屏障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推拿可显著改善腹泻患儿的症状体征及肠黏膜屏障状态,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方法及其成效,了解其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86例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手段)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更昔洛韦),每组人数分别为40例和46例,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据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50%(25/40)、84.78%(39/46),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严重不良反应上,观察组患儿并未发生。结论临床上针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更昔洛韦效果更加显著,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薛绚  陈滇  蔡文双 《河北医学》2006,12(8):776-777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足三里注射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RV肠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予654-2足三里注射和病毒唑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用病毒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8.658,P<0.01).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654-2足三里注射联合病毒唑治疗婴幼儿RV肠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