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心脏外科手术是治疗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间的个体差异、手术的复杂性和术后可能产生的各系统并发症等因素导致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1]。尽管心脏手术方式的改良及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心脏手术的安全性得以极大提升[2],但神经系统并发症并非少见,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出血性卒中、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癫痫、造影剂诱发的脑病、脊髓损伤、颅神经与周围神经损伤等。上述疾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并可能对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心磁图(magnetocardiography,MCG)是一种对心脏电磁功能进行无创及无辐射的检测技术,目前已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及胎儿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检测与病情评估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1-8],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一、心磁图技术概述心磁图技术的物理基础依赖于心肌细胞兴奋时离子跨膜流动产生的微弱电流引起的微弱磁场,通常只有几十pT量级(10-12T),相当于地球磁场的1/100万。和心电信号相比,心脏磁场信号传输不会受到人体组织干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磁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诊断性试验。连续纳入2022年12月到2023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疑诊冠心病的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在入院前48 h内接受心磁图检查, 入院前、后完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冠状动脉造影(ICA)。以CCTA/ICA的诊断结果为标准, 评价心磁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为心磁图阳性(可诊断冠心病):①磁场多极化;②磁场单极化;③T波低平;④TT段磁场分布变化;⑤T峰最大最小比异常;⑥极点明显移动;⑦磁场角度偏转;⑧正极分布异常。计算心磁图诊断结果与CCTA/ICA诊断结果的总符合率, 以及心磁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入选患者193例, 其中男性131例(67.9%), 年龄(57.3±12.2)岁。通过CCTA/ICA诊断冠心病患者135例, 其中心磁图诊断阳性者121例, 阴性者14例;无冠心病的患者58例, 其中心磁图诊断阴性者50例, 阳性者8例。心磁图诊断冠心病的总符合率为88.60%(95%CI:83.25%~9...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中国内地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ALS)患者9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72(C9O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的发生率,探讨其在中国内地sALS患者遗传背景中的作用,分析该重复片段异常扩增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 收集401例确诊和拟诊级别sALS患者的DNA样本和临床资料,经荧光片段长度检测和重复引物PCR方法,检测DNA样本的C9O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扩增情况.结果 共检出3例患者(0.7%,3/401)携带C9O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均为男性,发病年龄54 ~ 58岁,均以上肢无力起病,后延髓受累,病程15 ~ 40个月.未携带该重复片段异常扩增的398例患者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的平均重复数为3.54 ±2.62 (2~14).结论 中国内地sALS患者中存在C9O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虽其发生率远低于欧美人群,但仍是我国sALS患者不容忽视的致病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蔡宾  樊东升 《中国临床康复》2013,(24):4521-4528
背景:SOD1-G93A转基因小鼠是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经典代表性疾病模型动物,然而对于这种转基因小鼠在保种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系退化现象却少有报道。目的:研究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在保种过程中出现的种系退化现象。方法:通过比较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模型SOD1-G93A转基因小鼠在保种过程中不同代间的怀孕胎数、产仔数以及子代鼠中雄性和阳性小鼠所占得比例分析该转基因小鼠保种过程中生育能力的变化,并比较不同代间小鼠的起病时间、生存期以分析该转基因小鼠在保种过程中发病情况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第3,6代小鼠与第0代比较,其怀孕胎数、每胎产仔数、每只产仔数等均显著下降(P〈0.05),且第6代小鼠中有一半以上雌鼠无法受孕。其子代鼠中雄性小鼠以及阳性小鼠所占的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是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6代小鼠与第1代比较其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分别推迟了6.37d(P=-0.004)和9.67d(P=0.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上结果显示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在保种过程中存在生育能力下降、发病及死亡时间推迟等种系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7.
背景:SOD1-G93A转基因小鼠是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经典代表性疾病模型动物,然而对于这种转基因小鼠在保种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系退化现象却少有报道。 目的:研究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在保种过程中出现的种系退化现象。 方法:通过比较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模型SOD1-G93A转基因小鼠在保种过程中不同代间的怀孕胎数、产仔数以及子代鼠中雄性和阳性小鼠所占得比例分析该转基因小鼠保种过程中生育能力的变化,并比较不同代间小鼠的起病时间、生存期以分析该转基因小鼠在保种过程中发病情况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第3,6代小鼠与第0代比较,其怀孕胎数、每胎产仔数、每只产仔数等均显著下降(P < 0.05),且第6代小鼠中有一半以上雌鼠无法受孕。其子代鼠中雄性小鼠以及阳性小鼠所占的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是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6代小鼠与第1代比较其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分别推迟了6.37 d (P=0.004)和9.67 d(P=0.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上结果显示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在保种过程中存在生育能力下降、发病及死亡时间推迟等种系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croRNA-29b (miR-29b)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该病诊断中的可能价值。方法:留取16只SOD1-G93A ALS模型鼠和16只野生型鼠脑皮质、脊髓、前肢肌肉组织和血浆,提取micro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miR-29b的表达量,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SOD1-G93A ALS模型鼠miR-29b对于ALS的诊断价值。结果:以U6 snRNA为内参,实验组SOD1-G93A ALS模型鼠脑皮质miR-29b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按周龄分组,8、12和16周龄实验组SOD1-G93A ALS模型鼠脑皮质miR-29b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3个不同周龄的实验组vs.对照组显著性检验分别为P=0.044、P=0.018、P=0.045)。通过SOD1-G93A ALS模型鼠脑皮质miR-29b的相对表达量(以U6 snRNA为内参)对ALS进行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5,如果以0.185 6为诊断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2.9%和71.4%。结论:miR-29b可能会成为早期诊断ALS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青年及中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脑小血管病队列中的数据共50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比较青年(76例,≤50岁)及中老年(426例, 50岁)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与无扩大患者在性别、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首次血压、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等特征,并通过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研究青年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中老年与青年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 7%(148/426)比27. 6%(21/76),P=0. 227]。发生血肿扩大的青年患者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无扩大者[(95. 2%(20/21)比61. 8%(34/55),P=0. 004)],且吸烟患者均为男性。在青年及中老年患者中,发生血肿扩大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青年:13(5,17)分比7(4,12)分,P 0. 05;中老年:1 3 (8,1 7)分比6 (3,1 1)分,P 0. 0 5]、入院时收缩压[青年:1 9 0 (1 7 0,2 0 4) mmHg比1 6 0 (1 4 0,1 9 0) mmHg,P 0. 05;中老年:180 (164,200) mmHg比160 (143,178) mmHg,P 0. 05]、血肿体积[青年:11. 3(5. 7,24. 6) ml比5. 7(1. 5,14. 7) ml,P 0. 05;中老年:11. 8(6. 3,22. 6) ml比4. 7(1. 6,11. 3) ml,P 0. 05]均显著高于未发生血肿扩大患者,入院时GCS评分[青年:12 (9,15)分比15 (13,15)分,P 0. 05;中老年:13(9,15)分比15(14,15)分,P 0. 05]显著低于未发生血肿扩大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是预测青年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0. 660,95%CI:0. 517~0. 842,P=0. 001);入院时NIHSS评分(OR=1. 112,95%CI:1. 062~1. 164,P 0. 01)、收缩压(OR=1. 025,95%CI:1. 016~1. 034,P 0. 01)、血肿体积(OR=1. 037,95%CI:1. 011~1. 063,P=0. 005)、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OR=1. 847,95%CI:0. 999~3. 415,P=0. 005)及密度不均征(OR=1. 640,95%CI:1. 025~2. 624,P=0. 039)与中老年脑出血血肿扩大相关。结论青年与中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GCS评分是青年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收缩压、血肿体积、密度不均征是中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原子磁力计技术的心磁图仪,为缺血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提供全新工具。方法 基于原子磁力计技术的心磁图仪包含心磁信号测量模块、磁场屏蔽模块、心磁图仪机械结构模块、心磁信号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判读模块。其中,心磁信号测量模块基于原子磁力计技术进行设计,为心磁测量的核心;磁场屏蔽模块采用被动磁屏蔽和主动磁补偿相结合;心磁图仪机械结构模块包括可移动检查床、支撑固定阵列式原子磁力计的无磁龙门以及其他外部结构;心磁信号数据处理模块采用微弱信号传输及处理技术;人工智能辅助判读模块采用具备时空自注意力机制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最后选取1例健康志愿者以及1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冠脉重度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对心磁图仪的检测时间、图像处理时间、图像质量等进行验证。结果 健康志愿者和冠心病患者均获得清晰的心磁图,心磁图检测时间均为90 s,图像处理时间分别为5 s和6 s。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磁场分布图显示磁场角度为76.61°,伪电流密度图显示心脏磁场对应的电流流向在T峰顶点处最大电流角度为151.51°,相较于健康志愿者均有大幅度的偏转。结论 基于原子磁力计技术的心磁图仪可快速、准确完成心磁图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