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萼蛋白 (neutrophilgelatinase associatedlipocalin ,NGAL)基因 5′侧翼区的转录调控元件进行分段定位鉴定。方法 :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NGAL基因 5′侧翼区 ( -14 3 1~ +84)转录调控元件与转录调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在NGAL基因 5′端 -945~ -65 8和 -65 7~ -4 172个区段发现了转录增强子元件与转录激活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在 -4 16~ -15 2区段则发现了转录沉默子元件与转录抑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 :在NGAL基因5′侧翼转录调控区可能至少存在着 2个转录增强子元件和 1个转录沉默子元件  相似文献   
2.
肿瘤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其机制未定论。本研究在于探索不同程度颅内压增高和不同性质颅内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及其意义。 资料和方法 随机选择未经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颅内肿瘤患者51例。按肿瘤性质和颅内压增高程度分组。重度颅内压增高包括已发生脑疝、有意识障碍伴视乳头出血和有Gushing反射  相似文献   
3.
吸烟者淋巴细胞微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非同位素标记法检测人染色体端粒长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非同位素标记测定端粒长度的方法。方法 :以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 (CCCTAA) 3 为探针 ,对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 ,NBT/BCIP显色后与DNA标准分子量比较 ,图象分析系统测定端粒长度。结果 :通过严格控制探针的工作浓度 (1:12 80稀释 )、DNA上样量 (>2 0 μg)、杂交温度 (4 7± 2℃ )等主要影响因素 ,获得了比较好的杂交条带。结论 :建立了一种稳定、可靠、低背景的地高辛标记检测端粒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NGAL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NGAL基因的cDNA ,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 ,从食管癌细胞系SHEEC中扩增出NGAL(neutrophilgelatinase associatedlipocalin)基因的cDNA ,并重组到中间载体pT Adv中 ,经测序和与NCBI数据库比较证实是NGAL基因的全编序列。然后把它分别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和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3中。结果 :获得了NGAL基因的cDNA全序列 ,构建了NGAL的正、反向真核表达载体pcDNA NGAL( - )和原核表达载体pGEX NGAL ,并在大肠埃希菌TOP10F′中成功地表达出NGAL融合蛋白。结论 :为研究NGAL基因的新功能和制备其抗体 ,进而阐明NGAL在食管癌等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6.
各因子诱发染色体损伤所出现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环,在细胞间期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块称为微核,是染色体畸变的一种形式。用于快速检测致癌致突变物及监测致癌危险性为遗传危害短期测试的重要方法。本文报道42例脑瘤患者微核出现率,  相似文献   
7.
PCR和原位杂交检测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丽春  沈忠英  游绍进  沈健  蔡唯佳 《癌症》1999,18(2):162-164
探索汕头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病是否与HPV感染有关。方法用L1区共用引物PCR和HPV18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对55例新鲜食管癌标本进行检测。结论HPV感染可能是食管癌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食管癌细胞SHEEC中克隆NGAL基因5’端转录调控区并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定位分析。方法:采用PCR法克隆NGAL基因5’端转录调控区,并通过NCBI公共数据库BLAST序列分析鉴定突变。应用KEGG序列数据库对该调控区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定位分析。结果:从SHEEC中获得了NGAL基因5’端转录调控区-1124— 65区段的克隆,该区段序列有3处点突变,在NGAL基因-1124— 65区段共鉴定出78个有效顺式作用元件位点。结论:多种反式作用因子可能是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NGAL基因转录增强的重要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9.
NGAL基因5′侧翼区转录调控元件的分段定位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萼蛋白(neutrophil gelatl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基因5′侧翼区的转录调控元件进行分段定位鉴定。方法: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NGAL基因5′侧翼区(-1431~ 84)转录调控元件与转录调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NGAL基因5′端-945~-658和-657~-4172个区段发现了转录增强子元件与转录激活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416~-152区段则发现了转录沉默子元件与转录抑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在NGAL基因5′侧翼转录调控区可能至少存在着2个转录增强子元件和1个转录沉默子元件。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细胞 SHEEC中NGAL基因 5′-UTR和 3′-UTR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 : NGAL(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基因是 lipocalin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 以往我们曾研究发现 NGAL基因在 TPA诱导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 SHEE向食管癌细胞 SHEEC恶性转化的过程中显著过表达 , 但表达调控机制不清楚 . 本研究拟从 SHEEC细胞中克隆 NGAL基因的 5′ -UTR和 3′ -UTR( untranslated region) 并进一步明确其结构特征 . 方法 : 采用 RACE方法从 SHEEC细胞中克隆 NGAL基因的 5′ -UTR和 3′ -UTR; 在测序基础上进行 BLAST分析鉴定 . 结果 : 结合以往的实验结果 , 从 SHEEC细胞中克隆了 NGAL基因的 69 bp 5′ -UTR和 147 bp 3′ -UTR, 而且序列分析未发现突变 . 结论 : SHEEC细胞中的 NGAL基因具备完整的 5′ -UTR和 3′ -UTR结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