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施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4例,采用平行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治疗管理模式,n=46)与对照组(采用常规食管癌围手术期管理措施,n=38),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第3天补液量、术后胸引流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及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补液量、术后胸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肺不张、肺水肿、肺部感染)、乳糜胸、声嘶、心律失常、腹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食管癌加速康复治疗管理是一项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且未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90岁以上超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例90岁以上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90~98岁,平均(91.25±2.76)岁;贲门癌4例,食管癌4例。结果手术成功7例,剖胸探查1例,手术切除率87.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4.25±7.09)d,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62.5%),治愈率87.5%(7/8),住院死亡率为0.0%。结论对于90岁以上的超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只要其心肺功能好,积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孔5mm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5mm胸腔镜下经观察孔单孔进行双侧胸3~5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21例。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术后21例患者手掌多汗的症状消失,有效率100%,术中监测交感神经干切断前后手掌温度平均升高1.45℃。随访1一12个月,手汗症状无一例复发,术后并发躯干代偿性多汗6例(占29%),气胸1例(一侧肺压缩15%),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5mm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相比同样安全、有效,但切口更少,更加微创,符合现代美容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施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4例,采用平行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治疗管理模式,n=46)与对照组(采用常规食管癌围手术期管理措施,n=38),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第3天补液量、术后胸引流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及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补液量、术后胸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肺不张、肺水肿、肺部感染)、乳糜胸、声嘶、心律失常、腹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加速康复治疗管理是一项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且未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与分析获得性T790M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奥希替尼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经过第一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发生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全部行T790M突变检测,其中25例患者为T790M突变阳性,15例为突变阴性.25例T790M突变阳性患者在一代EGFR-TKI耐药后服用奥希替尼至病情进展或出现失访,分析两者的临床特征并观察奥希替尼的疗效.结果:40例获得性T790M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25例为T790M突变阳性,突变率为62.5%.两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中,其中T790M突变阳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有无吸烟史相关,统计有差异(P<0.001,x2=13.148),同时与肿瘤的分化类型相关(P=0.0333,x2=4.552).性别、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EGFR突变及EGFR-TKI类型与T790M突变阳性无关.使用奥希替尼治疗25例获得性T790M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1个月,短期治疗效果评价:其中1例患者获得了CR,5例获得PR,15例获得SD,4例为PD.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获得性EGFR基因阳性突变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类型、有无吸烟史相关,同时奥希替尼治疗也是提高晚期获得性T790M突变阳性肺腺癌患者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9年9月~2012年7月我院共施行了17例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形术。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2~14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约10~100 mL,平均20 mL,切口约2.5 cm,术后患者胸廓畸形明显改善,两例已取出钢板,术后并发右侧胸膜炎及胸腔积液各1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形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美观、安全、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