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调控miR-122对HepGA14细胞表达HBV标志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在HepGA14细胞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过表达、干扰表达该细胞模型内miR-122水平,分为模型组、miR-122过表达组、miR-122干扰表达组,再分别予课题组前期明确的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最佳药物浓度(0.625mg/ml)对其进行干预并培养48h后,qPCR检测细胞上清干预前后HBV DNA、miR-122表达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上清干预前后HBsAg和HBeAg表达量。结果 (1)与干预前(模型组)比较,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干预后(即中药组)miR-122表达量明显上调(P<0.001);(2)干预前,与模型组比较,miR-122过表达组HBV DNA、HBsAg和HBeAg表达均下降(P<0.05),miR-122干扰表达组HBV DNA、HBsAg和HBeAg表达均上升(P<0.05);(3)干预后,与同组干预前比较,模型组、miR-122过表达组以及miR-122干扰表达组中HBV DNA、HBsAg和HBeAg表达量均持续下降(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加味茵陈四逆颗粒联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慢性肝衰竭(CLF)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住院的HBV感染相关CLF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采用加味茵陈四逆颗粒联合西...  相似文献   
3.
<正>肝衰竭是各种损伤因素多重打击下,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危重症候群。我国2018版指南将肝衰竭分为4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1]。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在降低本病病死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后血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以方中主药白花蛇舌草的特异性成分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成型率、溶化性、流动性等多项指标,对辅料、用量、工艺等条件进行考察,确定处方的成型工艺。结果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 h;成型工艺为按稠膏:糊精=1:2比例加入糊精,以糊精稠膏混合物0.25%的阿司帕坦和0.25%甜菊素作为矫味剂,再加入45%乙醇作为润湿剂,混匀,过14目筛制粒,80℃鼓风干燥,整粒,即得。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制备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率、溶化性、流动性等多项指标,对辅料种类、用量、工艺等条件进行考察,筛选处方的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按稠膏∶糊精=1∶2比例加入糊精,以糊精稠膏混合物0.25%的阿司帕坦和0.25%甜菊素作为矫味剂,再加入45%乙醇作为润湿剂,混匀,过14目筛制粒,80℃鼓风干燥,整粒,即得。结论优选出的成型工艺质量稳定可行,可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制备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验证肝细胞内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与表达的相关mRNA.方法 通过慢病毒介导的方式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核因子I/B(NFIB)及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转入HepG2.2.15及HBV全基因组1.3倍体HepG2(HBV1.3P-HepG2)细胞模型中,以空白对照(NC)组为对照,转染48 h后采用qPCR检测mRNA表达及HBV DNA复制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HBsAg的表达.结果 在HepG2.2.15和HBV1.3P-HepG2细胞模型中,PPARα能够促进HBV DNA复制和HBsAg表达,其HBV DNA的表达分别是NC组的1.46倍和1.27倍(P<0.05).NFIB可以抑制HBV DNA复制和HBsAg表达,其HBV DNA的表达分别是NC组的0.76和0.55倍(P<0.05).IL-8能够促进HBV DNA复制和HBsAg表达,其HBV DNA的表达分别是NC组的1.54倍和1.62倍(P<0.05).结论 肝细胞内PPARα和IL-8能够促进HBV复制与表达,NFIB可以抑制HBV复制与表达,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8.
“毒虚致病论”是壮医病因病机学的核心,“三道两路理论”是壮医学的生理病理观。文章从壮医“毒”“壅”“虚”角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根据毒邪与正气双方力量的对比,划分为病伏期、活跃期、慢性期、晚期四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病理因素及证的变化,凝练总结出病伏期扶正御毒、活跃期解湿热疫毒、慢性期补虚损正气、晚期扶助正气并解内外之毒浊的治法治则,以期为壮医药防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中西医结合诊疗慢性肝衰竭(CLF)的规律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借助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9月至2020年9月CLF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中医证型及中药用药规律;评价人工肝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对不同CTP评分等级的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入院治疗2、4周后患者的疗效。结果:纳入194例CLF患者,90 d内死亡42例(21.13%),合并HBV感染111例(57.22%)。CLF患者实证证型前5位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结证、湿热内阻证、肝脾血瘀证、寒湿发黄证,虚证/虚实夹杂证证型前5位为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气虚不摄证、阳虚水泛证;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为白术、茯苓、茵陈、泽泻、炙甘草。CTP评分为B和C级的CLF患者行人工肝治疗(人工肝组),未行人工肝治疗(非人工肝组),B、C级患者90 d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LF组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72例(抗病毒组),未行抗病毒治疗39例(非抗病毒组),两组患者90 d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F患者(55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中晚期HBV相关性PLC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联合TACE治疗)和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各46例,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2个疗程后,依据m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肿瘤标志物AFP;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患者CD4+、CD8+水平并计算出CD4+/CD8+比值;检测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指标,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于治疗4周后,观察栓塞后综合征(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