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蒋立军  彭晓燕 《新疆医学》2007,37(5):223-224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累计到全身各个脏器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在4.6%,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据融报道糖尿病患者中的25%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后天致盲性眼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眼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作为当代社会的医务人员应怎样为构建和谐社会出把力呢?创建和谐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外部和谐和内部和谐:而后者主要指医患关系和医群关系的和谐情况.前些年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方面,存在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爱岗敬业、高高在上、态度生硬、缺少耐心、不懂人文关怀、心理沟通的重要性,过分看重个人利益、以医谋私、责任心不强,导致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导致出现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乡镇卫生院是当地农村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在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具有枢纽作用,在保障当地群众享受初级卫生保健起到重要作用.乡镇卫生院必须处理好医患关系和医群关系,开展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进一步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棓丙酯注射液工艺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新药研发工艺进行必要的改进。方法分析研发工艺的不合理之处,确定改进的具体措施。结果按改进后新工艺生产出的成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采用改进工艺,新药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2岁。因双眼视物模糊9个月、左眼眼前遮挡2个月于2017年4月就诊于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既往糖尿病病史6年;其余无特殊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5,左眼视力手动/10 cm;均不能矫正。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22、23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角膜及结膜无异常;前房中央深度约2.5 CT,周边约1/3 CT;虹膜表面未见新生血管,晶状体混浊(+)。右眼视盘颜色淡、边界清楚,C/D≈0.4;视网膜大量斑片状出血(图1A),动脉呈铜丝状,静脉稍纡曲。左眼玻璃体腔大量血性悬浮物,眼底窥不清。FFA检查,右眼动静脉充盈时间未见明显异常;早期视网膜见斑片状遮蔽荧光、点状强荧光及大片无灌注区(图1B);晚期荧光素渗漏并增强。眼B型超声检查,左眼玻璃体积血;右眼、左眼眼轴长度分别为21.98、22.01 mm。UBM检查,右眼前房中央深度2.60 mm;各象限房角狭窄;睫状体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图2)。诊断:(1)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期);(2)左眼玻璃体积血;(3)双眼老年性白内障;(4)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孙勇  蒋立军  赵秀蓉 《新疆医学》2007,37(5):247-249
眼外形如眼球突出度、瞳距、和内眦距离等各有其正常值,并具有民族差异性;眼内结构如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玻璃体厚度亦各有其正常值,并在近视眼患者中发生相应的改变。现将眼外形及眼内结构正常值的生物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简要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0岁。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1 d到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就诊。否认外伤及手术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右眼视力0.02,矫正不能提高;左眼视力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3.0、14.0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正常。右眼玻璃体腔大量血性混浊,眼底模糊见视盘及部分血管影,其余窥不清(图1A)。左眼视盘边界清楚,颜色红润,C/D为0.3,动脉反光略增强,周边未见明显异常。眼部B型超声检查,右眼玻璃体腔大量点状、团状中低回声(图1B)。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药研发工艺进行必要的改进。方法分析研发工艺的不合理之处,确定改进的具体措施。结果按改进后新工艺生产出的成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采用改进工艺,新药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ICH),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20%~30%,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居各种卒中类型首位.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尤其是重症患者30d内病死率高达30%~40%,预后极差,它主要由血管畸形,动脉瘤,高血压,肿瘤,血液病等因素引起.近年来国内外对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和运动疗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现将近年来它的发病机制及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