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壶腹部癌局部切除术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对9例壹腹部癌合并内科疾病患者行局部切除术.结果9例患者均术后恢复良好,1、3、5年生存率为88.9%、44.4%、33.5%.结论壹腹部癌局部切除术是可行的,但有一定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术前MRCP指征。方法将22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高危因素组和对照组,术前均行MRCP。结果220例胆囊结石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或加胆道探查术,高危因素组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47例(35.9%),手术证实46例,对照组发现1例(1.1%),手术证实1例。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结石患者术前行MRCP经济有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术。  相似文献   
3.
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复发性胆道恶性梗阻的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1999年4月至2003年3月间,我科对15例胆道恶性梗阻手术后复发再出现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了PTCD术,对其中12例病人成功地放置了金属胆道内支架。为病人解除了胆道梗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5例病灶位于肝脏Ⅱ~Ⅵ段表面及边缘,1例病灶位于Ⅷ段表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脏海绵状血管瘤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例,肝脏占位直径5~9.6 cm,平均(6.64±2.60)cm,6例肝功能Child评分均为A级.结果 6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无中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胆囊颈管结石胆囊管残端瘘的处理体会,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术中采用经腹腔镜结扎加缝合处理胆囊管残端、明胶海绵填塞加生物蛋白胶喷洒,腹腔留置引流管并严密观察等方法处理。结果22例患者无残端胆囊管瘘,1例(4.35%)出现胆瘘,2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胆囊管残端瘘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者要高度重视,术中采取措施防范,一旦发生须严密观察,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分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很多,尚没有确定一种为最有效的方法。目的:寻找一种最为可靠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方法:应用Percoll分离液法和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对脐血进行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在含体积分数15%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传代。观察不同分离方法脐血单核细胞的回收率,每次传代的时间和细胞增值速度,培养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Percoll分离液法相比羟乙基淀粉沉降法获得的单核细胞多,单核细胞回收率高(P〈0.01),第1次传代时间短(P〈0.01)。然而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经培养在形态的变化和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上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以羟乙基淀粉沉降法的分离效率较高,培养时间短,但是并不能获得质量较高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胆囊炎曾被列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及技术经验的日益积累,LC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现将2002年2月-2005年2月我院240例急性胆囊炎行LC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分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很多,尚没有确定一种为最有效的方法。 目的:寻找一种最为可靠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 方法:应用Percoll分离液法和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对脐血进行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在含体积分数15%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传代。观察不同分离方法脐血单核细胞的回收率,每次传代的时间和细胞增值速度,培养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Percoll分离液法相比羟乙基淀粉沉降法获得的单核细胞多,单核细胞回收率高(P < 0.01),第1次传代时间短(P < 0.01)。然而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经培养在形态的变化和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上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所以羟乙基淀粉沉降法的分离效率较高,培养时间短,但是并不能获得质量较高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 患者,女,48岁.因全腹痛12h入院.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伴腹胀、发热,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患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病”史约5年,长期服用强的松(10mg/d).查体:T37.8℃,生命体征平稳;急性病容,全身可见散在紫癜,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压痛明显,并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区叩痛阳性,肠鸣音弱.Hb 136 g/L.WBC 8.7×109/L,N 0.81.患者入院后行急诊腹部立位X线平片检查,提示双膈下少量游离气体、不完全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分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很多,尚没有确定一种为最有效的方法。 目的:寻找一种最为可靠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 方法:应用Percoll分离液法和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对脐血进行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在含体积分数15%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传代。观察不同分离方法脐血单核细胞的回收率,每次传代的时间和细胞增值速度,培养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Percoll分离液法相比羟乙基淀粉沉降法获得的单核细胞多,单核细胞回收率高(P < 0.01),第1次传代时间短(P < 0.01)。然而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经培养在形态的变化和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上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所以羟乙基淀粉沉降法的分离效率较高,培养时间短,但是并不能获得质量较高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