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腔颌面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我科自1981年11月~1998年8月共收治口腔颌面部骨折195例,现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195例中,男176例,女19例,男女之比9.26∶1。年龄1~65岁,其中21~30岁多见,共87例,占44.62%。交通事故及工伤最多,共122例(62.56%)。其次为斗殴伤42例(21.54%),跌伤27例(13.85%),尖器伤4例(2.05%)。单纯下颌骨骨折133例,骨折以体部多见,为64例,其次为颏部26例,多发性下颌骨骨折13例。单纯上颌骨骨折14例,单纯颧骨颧弓骨折32例,颌面联合骨折16例,本组合并颅底骨折8例,四肢骨折14例,肋骨骨折6例,锁骨骨折4…  相似文献   
2.
刘慧  蒋建群  冯宇 《中国病案》2011,12(11):34+33-34,33
目的设计科学合理的病案首页信息系统,提高病案统计质量。方法通过标准字典库提供规范性诊断,通过信息共享、自动生成、在线控制等功能减少录入环节。结果应用信息化的病案首页,可以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确保各类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结论应用病案首页信息系统,不仅减少病案统计人员的重复劳动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还能从根本上降低病案首页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医务人员主动使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现状,为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本院747名医务人员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和对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使用均不够满意;64.41%的人员认为本院不良事件上报率<50%;不愿意上报不良事件中19.93%的因为工作繁忙,65.30%的担心处罚或责备。仅19.74%的人员登陆过不良事件上报系统;39.49%的人员认为系统应改为匿名上报;42.56%的人员认为系统操作繁琐。结论医务人员工作繁忙和担心处罚或责备,是影响不良事件上报率的主要因素;加大宣传培训和改进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是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使用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伴巨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巨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上少见 ,我科曾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61岁。浙江藉 ,病理号 99-1 4 50 ,1 999年 6月 3 0日入院。自诉半年前双侧颌下同时各发现二个蚕豆大小的肿块 ,生长缓慢无疼痛 ,近一月来发现肿块逐渐增大 ,不伴有全身乏力、发热和盗汗症状。曾在当地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检查 :两侧颌下明显隆起 ,各触及二个肿块 ,近下颌角处较大 ,约 3 cm× 2 cm× 1 cm,此肿块前缘一个较小 ,约 1 cm× 1 cm× 1 cm,二肿块不粘连 ,质地较硬 ,表面光滑 ,无压痛 ,尚可活动 ,其余颈部未触及肿块。双侧颌下二个较大肿块作穿吸…  相似文献   
5.
下颌骨第三磨牙对角部骨折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下颌骨第三磨牙与角部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对1981年11月-2000年10月收治的185例下颌骨骨折病例进行研究,了解下颌骨第三磨牙的存在和位置。结果 下颌骨第三磨牙造成角部骨折的危险性是没有第三磨牙的1.9倍(P<0.05),第三磨牙的不同位置造成下颌骨角部骨折的危险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下颌骨第三磨牙增加了角部骨折的危险性,角部骨折的危险性随着第三磨牙的位置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伴放线放线杆菌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将伴放线放线杆菌和巨噬细胞共同培养,利用β-actin作为内参照,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在不同时间点巨噬细胞表达趋化因子(IL-8、MIP-1α、RANTES、MGSA、MIG)mRNA的相对量。 结果共同培养6h后,巨噬细胞中IL-8和MIP-1α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P<0.01),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也增加。趋化因子RANTES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趋化因子IL-8和MIP-1α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了以伴放线放线杆菌为优势致病菌的青少年牙周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颌面部间隙感染315例临床分析蒋建群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较多见。我科自1983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315例,占同期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人的30.25%,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本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运用电磁吸铁器吸取颌面部铁金属异物的体会。方法:对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电磁吸铁器吸取颌面部铁金属异物15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铁金属异物经X线头颅正侧位片定位后,用吸铁器全部取出,最长时间20min,最短时间3min,创口均Ⅰ期愈合。结论:电磁吸铁器吸取铁金属异物,具有快速、操作简便、损伤小等优点,能取出深度<4cm的金属异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颌下腺涎石病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群 《上海医学》1999,22(5):307-307
颌下腺涎石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我科自1986年~1996年共收治2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患者男21例,女4例。年龄23~68岁,平均42岁。发病时间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0年。以1~6个月为多见,占64%。涎石位于颌下腺导管者...  相似文献   
10.
蒋建群  全伟兴 《实用新医学》2001,3(12):1073-1074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对1981年11月-2001年8月收治的235例颌面部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16例颌面部骨折行单颌结扎。85例颌间结扎,37例骨间固定(9例小型钛板,28例钢丝),69例骨间固定 颌间结扎(20例小型钛板,49例钢丝),10例切开复位,18例保守治疗,结论:微型钢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是颌面部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