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蒋又新 《四川肿瘤防治》2000,13(3):195-195,198
腹膜后肿瘤以原发性多见。由于肿瘤发生的部位深在、类型繁多 ,巨大肿瘤常引起腹膜后间隙解剖关系改变 ,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很大困难。我科共收治腹膜后肿瘤患者22例 ,现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1.1患者性别、年龄本组病例共22例 ,其中男性8例 ,女性14例。男与女之比为1∶1.75。全组病例中年龄最大70岁 ,最小13岁 ,平均39.6岁。1.2病理类型全组22例中恶性肿瘤16例 ,良性肿瘤6例 ,详见表1。恶性肿瘤占全部病例的72.7% ,与文献报告的80 %相近[1]。1.3治疗全组采用手术切除。2…  相似文献   
2.
3.
我科自1994年以来采取平坦型结肠造口,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全组共40例,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7岁。按Dukes分期:A期5例,B期17例,C期15例,D期3例。全组除1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经对症处理痊愈外,其余病例无造口并发症发生。手术中切口、病灶分离切除、淋巴结清扫、会阴部手术操作及造口部位的选择均与传统的Miles术相同。然后,在选定的造口部位打孔,经此孔将造口的结肠拖出,在距皮肤平面约0.5cm处切除多余的结肠,以便结肠造口作成后仅略高出腹壁,一般不超过0…  相似文献   
4.
胆囊癌引起胃肠道内、外瘘形成的病例很少见有报道,我院收治了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8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资料。结果 B超、CT、MRI、DSA对腹膜后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73.08%、90.31%、100%1、00%;8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66例(76.74%),全切者术后2、5、10年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4.23%、62.56%、51.45%,部分切除者术后2、5、10年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37.21%、21.58%、11.34%;86例病理结果为良性肿瘤34例(39.53%),恶性肿瘤52例(60.47%)。结论 B超和CT可以作为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 ,手术切除仍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效果与肿瘤能否全切直接相关,完全切除者术后的平均存活率明显高于部分切除者。  相似文献   
6.
李卫  温海燕  蒋又新 《重庆医学》2006,35(11):1033-103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良性5例,恶性31例.5例良性肿瘤全部完整切除,31例恶性肿瘤中19例完整切除,2例部分切除,10例切取活检.联合脏器切除5例.结论 B型超声和CT是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外科手术治疗及肿瘤完整切除是治疗和预后的关键,复发性肿瘤应积极再次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低位直肠癌行根治切除术时配合后盆腔清除术的效果。方法:总结对27例女性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膜返折下直肠癌后盆腔清除术的临床情况。结果:27例患者经施行直肠癌后盆腔清除术和盆底缺损一期修复术后,均取得初步成功。结论:女性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应考虑后盆腔清除术,同时应注意手术范围,避免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后盆底结构重建的方法和意义。   方法   1996年3月至2009年1月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行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posterior pelvic exenteration)49例,其中采用移植带血管蒂乙状结肠作阴道成形,并以大网膜充填骶前间隙,一期缝合会阴切口34例。   结果   再造阴道可容两指,长度8~9 cm,壁光滑、柔软、润泽,形体位置与原阴道相近。患者性生活无障碍,膀胱功能良好,无排尿困难。   结论   本术式弥补了直肠癌后盆切除术盆底结构缺损处理困难的缺陷,保留患者的性功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多烯紫杉醇为主方案治疗晚期胃癌31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烯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具有广泛的抗癌活性.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是治疗晚期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和晚期胃癌的有效药物[1,2].我科应用以多烯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3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腹壁肿瘤切除后遗留巨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8年5月,采用带血管蒂背阔肌肌皮瓣修复6例因腹壁肿瘤切除致腹壁巨大缺损的患者,缺损范围12 cm ×9 cm~ 18cm×15 cm.结果 6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6年,无肿瘤复发,无腹壁切口疝、肠粘连、肠梗阻和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带血管蒂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腹壁缺损的方法疗效可靠,副作用少,在大面积腹壁全层缺损的修复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