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内镜下多根胆道支架引流术(2—4根)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0例腹痛、发热、黄疸、ERCP造影提示结石最大直径20mm以上、伴严重基础疾病或因乳头胆管解剖因素不宜行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或不能一次取石成功的老年患者以及高风险手术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病例行多根胆道支架引流术,并随访6-12月。结果20例多根胆道支架引流患者术后1~2周内腹痛发热消失,黄疸明显减轻。随访观察17例未再发生腹痛、发热、黄疸.3例偶尔出现发热,B超复查20例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回缩,15例胆总管结石有不同程度缩小,4例结石基本消失,1例结石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多根胆道支架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其引流效果良好,且具有明显的溶石碎石作用,对高龄或(和)伴有严重基础疾病、难治性胆总管结石行多根胆道支架引流术是明智的选择【5】,且比单根胆道支架引流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在提高ERCP插管成功率及预防胰腺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不同病因行ERCP中乳头插管困难者126例,采用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56例,非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70例,比较插管成功率及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使用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成功率为100.0%(56/56),而非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成功率87.1%(61/70),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胰管占据法胰腺炎发生率为1.8%(1/56),而非胰管支架占据法发生率为7.1%(5/70),胰腺炎并发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有意识地、巧妙地运用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技术可以提高ERCP插管成功率、降低胰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高脂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脂性急性胰腺炎病变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期高脂性急性胰腺炎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中2例发病于妊娠末期,1例分娩后第1天发病,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安全生产。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脂性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基础。治疗上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治疗方案应由普外科和妇产科医生共同制订。  相似文献   
5.
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and severe cholecystitis,ACST)是腹部外科常见严重急腹症,急症手术病死率高.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biliary drainage,ENBD)已成为ACST的首选治疗[1],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从199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十二指肠镜治疗后24~48 h内临床症状未缓解的35例ACST病人,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EST术)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舟山医院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6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EST组(n=80)与EST+EPBD组(n=80),EST组实施EST术,EST+EPBD组实施EST术联合EPBD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操作时间与出血量、取石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 与EST组相比,EST+EPBD组术后出血、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胆道感染、术后腹痛及总并发症显著降低(P=0.043;P=0.030;P=0.009;P=0.030;P=0.016;P<0.001);EST+EPBD组残余结石、机械碎石、结石复发、结石复发及取石时间缩短或减少(P=0.086;P=0.035;P=0.001;P=0.739;P=0.283),EST+EPBD组一次取石成功率增高(P=0.029);EST+EPBD组术中操作时间与出血量、住院与术后排便天数缩短或减少(P=0.029;P<0.001;P=0.013;P=0.002),但EST+EPBD组住院费用略增高(P=0.323)。 结论 EST联合EPBD术在术后并发症及取石方面均优于单纯EST术,且在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等方面也优于EST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舟山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23例MRCP提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患者,根据就诊时肝功能是否正常分为肝功能正常组62例和肝功能异常组61例,肝功能正常组中行ERCP25例;肝功能异常组入院后即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护肝治疗,经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者30例,其中行ERCP23例,肝功能始终异常者31例,均行ERCP。将最终行ERCP的79例患者根据结果分为阳性结石组24例和阴性结石组5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体温、入院时及治疗后的肝功能、WBC、CRP、血脂、ERCP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差异;44例患者未行ERCP者,在门诊随访半年至1年。结果入院时肝功能正常及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者行ERCP取出阴性结石者比例为81.25%(39/48),阳性结石者比例为18.75%(9/48);经过治疗后肝功能仍异常者行ERCP取出阴性结石者比例为51.61%(16/31),阳性结石者比例为48.39%(15/31)。阴性结石者的ERCP术中操作时间更长,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更高(均P<0.05)。结论对于肝功能正常的MRCP提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患者不建议常规行ERCP,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选择ERC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hsa-microRNA-96-5p down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hsa-miR-9-5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hsa-miR-96-5p-inhibition-a和hsa-miR-96-5p-inhibition-b,将合成后成对的引物干粉溶解于退火缓冲液中引物退火。将慢病毒GV280载体酶切产物通过T4DNA连接酶将双酶切线性化的载体和退火双链DNA连接。经菌落筛选,菌落PCR及测序鉴定,荧光法及药筛法测定病毒效价。结果 菌落PCR和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hsa-miR-96-5p down慢病毒载体,经荧光法及药筛法测定病毒效价为3×108TU/ml。结论 成功构建了hsa-miR-96-5p down慢病毒表达载体,为后续深入研究miR-9-5p在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行为及机制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董金良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4):275-277,280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将1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T组和EST+EPBD组,每组96例,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结果与EST组比,EST+EPBD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及总取石成功率,EST+EPBD组均明显高于EST组。EST+EPB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出血、胰腺炎、胆道内钡剂反流、结石复发)少于E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可提高较大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毕Ⅱ式手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经验.方法 对10例胃毕Ⅱ式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例插管造影成功,1例因乳头狭小插管失败.造影成功者中6例行乳头切开(EST)取石,1例行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后取石,术后均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2例因结石较大仅行ENBD.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及操作得当,胃毕Ⅱ式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