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患者女,72岁,主因心悸,气短,阵发性加重7天入院。既往有扩张性心肌病史3年,本次发病于1周前因房颤经村卫生所检查给日服胺碘酮0.2克,每日3次,用药7天,病情无好转而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4/10KPa。神志清楚,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叩诊心界向左扩大。腹软无包块,肝脾  相似文献   
2.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局部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依据症状、体征演变过程分为:(1)完全性卒中:发生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较严重,较完全。发展较迅速,常于数小时内(6h)达到高峰。(2)进展性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逐渐加重,在48h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但持续存在,可在3周内恢复。  相似文献   
3.
顽固性高血压或称难治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病历数5%~15%。我院于2000年2月至2003年7月对住院的30例降压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综合治疗,2个月~3个月后,血压明显降低,并且稳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基层医院急性心梗非早期溶栓3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下称心梗)溶栓治疗,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心肌得以存活,缩小梗死面积,有利于梗死后心肌重塑,降低病死率。目前公认溶栓疗法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时间是发病后6h以内,这是抢救濒死心肌的黄金时间。但是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发病后6h以内被送进医院,能通过各项检查明确心梗诊断,排除禁忌证者较少,尤其是基层医院几乎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高血压或称难治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病历数5%~15%[1].我院于2000年2月至2003年7月对住院的30例降压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综合治疗,2个月~3个月后,血压明显降低,并且稳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6岁,主因右侧肢体活动失灵伴语音不清2天于1995年4月2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素在家口服复方降压片,每日2片。查体:T37℃,P70次/分,R20次/分,BP20.0/12.0KPa。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未见异常。不完全运动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右  相似文献   
7.
董绍铁  董欣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93-429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非早期溶栓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至2005年收治入院已超过12h以上急性心肌梗死52例,分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35例,冠状动脉再通率28.5%~48%、病死率8.5%,与对照组17例2h症状缓解率0、病死率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基层医院在严格掌握溶栓禁忌证的同时,对有持续性缺血性胸痛伴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可将溶栓治疗时间延长至12h以上。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是导致脑出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脑出血也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对住院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脑出血患者5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8例,年龄31岁~81岁,平均年龄58.4岁。高血压Ⅰ级8例,高血压Ⅱ级15例,高血压Ⅲ级27例。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史。1.2实验室检查血脂增高28例(胆固醇高5例,甘油三酯高23例),血糖增高17例,红细胞压积增高23例,心电图异常35例(左室肥厚17例,18例为ST T改变)。1.3CT检查50例均在发病当天行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