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透析植管是腹膜透析的关键环节,如植管方法合理可减少漂管、疼痛、堵管、出血等植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率,减少患者痛苦。经典的植管方法只提到将导管末端植入真骨盆内(道格拉斯窝)即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目前尚未有针对导管植入该陷凹的深度及其与植管并发症关系的报道,本研究应用超声探测的方法,通过测量腹膜透析直管腹内段末端与道格拉斯窝底部的距离,研究其与植管并发症的关系,并为进一步寻找更为合理的腹膜透析植管的体表定位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去除末端的Fr26硅胶双腔导尿管作为膀胱造瘘管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术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手术中应用去除末端的Fr26硅胶双腔导尿管作为膀胱造瘘管,气囊注水10ml,术后每天膀胱冲洗一次,膀胱造瘘管每月更换一次.对照组手术时采用普通Fr26硅胶双腔导尿管作为膀胱造瘘管,导尿管末端不去除,术后处理相同.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月内膀胱痉挛次数、总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去除末端的Fr26硅胶双腔导尿管作为膀胱造瘘管,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效果较Fr26硅胶双腔导尿管满意.  相似文献   
3.
例1  女,5 5岁。寒战、高热1 0天,体温最高达40℃,无尿频、尿急、尿痛、脓尿等。体检:神清,心、肺、腹正常,有糖尿病史7年。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 0×1 0 9/L ,血糖1 3mmol/L。CT示左肾周被不规则软组织影包裹,CT值2 8Hu ,其中散在大小不等的气体样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示肾实质、集合系统正常,肾周软组织影不强化。诊断为肾周产气性脓肿。控制血糖,应用抗生素,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出灰白色黏稠脓液,含气体。脓液细菌培养有肺炎克雷白菌粒,尿细菌培养阴性。因引流不畅,改为切开置管引流。2 0天后,引流液明显减少,症状完全消失。拔管,继续口服抗…  相似文献   
4.
内视镜下小切口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渐趋广泛,并被人们所接受,常用的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式有以下三种:开放式活体供。肾切取术(ODN)、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LDN)和手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许多移植中心采用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最近,我们与韩国YonSei大学Seung Chou Yang教授合作,运用自主开发的手术器械,共对6例活体供肾移植的供者成功地实施了内视镜下小切口活体供。肾切取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L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显示,Livin和VEGF在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40例BT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和60.0%,Tis~T1、T2、T3、T4期BTCC中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77.8%、91.2%和87.5%(各期相比,P均〉0.05),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55.6%、83.3%和100%(各期相比,P均〈0.05);组织学分级Ⅰ、Ⅱ和Ⅲ级BTCC组织中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90.0%和83.3%(各级相比,P均〉0.05),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60.0%和100%(各级相比,P均〈0.05)。认为Livin和VEGF在BTCC中呈高表达,有望成为有效、敏感的瘤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内视镜下小切口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内视镜下小切口根治性肾癌切除术(A组)108例,左肾60例,右肾48例;临床分期:L1N0M0 17例,T2N0M0 83例,T3aN0M0 8例.同期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B组)45例,左肾25例,右肾20例;临床分期:T1N0M0 3例,T2N0M0 35例,T3aN0M0 7例.2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比较2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A组发生手术并发症2例.A组手术时间为(128±16)min,术中失血量(100±66)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0.9±0.5)d、引流管留置时间(0.8±0.6)d、下床活动时间(1.0±0.5)d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9±1.5)d.B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32±21)min、(220±86)ml、(2.4±1.5)d、(2.3±0.6)d、(4.0±1.8)d及(10.2±2.4)d.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内视镜下小切口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尤其在处理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的肾癌时,与开放手术没有明显的区别.内视镜下小切口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内视镜下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内视镜下小切口对65例确诊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患者施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0~170min,平均95rain;出血量10~80mL,平均17mL;术后住院时间6~7d,平均7.5d。围术期无并发症。65例术后获随访1~24个月,UPJ吻合口无狭窄,肾积水得到改善。结论:内视镜下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肾动脉栓塞加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肾癌1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晚期肾癌,尤其是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自1993年3月~2002年2月,我院对16例晚期肾癌患者采取肾动脉栓塞术,术后应用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2004年9月~2007年10月腹膜透析的165例患者采用改良体表定位法植管(改良组),并与2004年9月以前应用传统体表定位法植管的68例(传统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植管均获得成功,术中引流通畅,随访2~48个月,改良组透析导管机械故障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认为对腹膜透析患者应用改良体表定位植管法,安全、效果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附睾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附睾肿物的超声特征,提高对附睾肿物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9例附睾肿物患者,对病理诊断和超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79例患者,年龄(51.4±14.7)岁。附睾肿物包括附睾囊性肿物98例,非特异性附睾炎症27例,附睾结核33例,附睾肿瘤21例。附睾疾病中囊性肿物超声诊断率93.8%;附睾结核与附睾炎不易鉴别,两者主要区别在于附睾结核常同时合并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和睾丸等多脏器结核,在出现寒性脓疡、钙化灶,与皮肤形成窦道时易诊断;附睾肿瘤多为良性,恶性少见,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超声特征综合鉴别。结论:超声检查对附睾肿物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是附睾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