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色汗症是很少见的一种皮肤病,为大汗腺分泌的着色汗液,常由产生色素的细菌所引起。部位常局限于面部及腋窝。自1983年以来,文献报道色汗症11例,而红色色汗症更为少见。目前仅见4例报道,笔者临床工作中偶遇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高粘血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肠溶阿司匹林作对照,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高粘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高粘血症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双模拟的原则随机分为血塞通组和肠溶阿司匹林组各60例,治疗28d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内皮素、前列环素、血栓素及血脂变化。结果两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粘附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内皮素、前列环素、血栓素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血脂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亦明显优于阿司匹林(P<0.05)。结论血塞通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抗血栓形成、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等,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4.
2004年8—12月我们利用火把花根片加迪皿联合治疗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海普林软膏治疗瘀积性皮炎17例,慢性湿疹12例,浅表血栓性静脉炎5例,皲裂症11例,寒冷性多形性红斑6例,Ⅰ度冻疮7例.6组病例疗效观察见表1。瘀积性皮炎、慢性湿疹、浅表血栓性静脉炎,寒冷性多形性红斑,Ⅰ度冻疮大致在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炎症细胞附着在血管壁上,从而造成血管内血栓形成,做血管萎缩,局部皮肤血流失畅,组织缺血缺氧,进而皮肤出现水肿、瘀斑、渗出、角化、皲裂等症。对于浅表性局限性皮肤病口服药物很难产生持久、恒定和可以控制的血药浓度.因此需要外用药物经皮肤吸收而起到治疗作用。作为外用药物的海普…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脂囊瘤为皮脂腺口受阻而形成的滞留性囊肿。多见于青春期男性。约1/3有明显家族史。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典型损害为0.3—0.5cm皮色或淡黄色的囊性结节,无自觉症状。常在青春期出现。多发,自数十个至数百个。好发于腋、前胸、腹部、腹股沟、男性的阴囊等部位。囊肿数目常甚多,有时可达百个以上,但不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银屑病患者治疗与疗养康复的基本步骤及路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相应的疗养康复措施,全面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既往病史和生活方式,针对性给予康复治疗方案,督促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情况。结果经过对应的治疗后,实验组中,3例患者无效,计划落实,坚持防护调养。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痊愈患者为35例,显效患者为12例。对照组中,20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显效,无效患者为20例。可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银屑病患者相应的治疗与疗养康复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汽雾透皮(熏蒸)疗法治疗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是选用对疥疮有治疗作用的中药并组成方剂,经中药汽疗蒸发器加热后形成"药汽"作用于人体皮肤以治疗疥疮。治疗组210例,对照组206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愈率88.3%,治疗组治愈率97.6%,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汽雾透皮(熏蒸)疗法治疗疥疮,治愈率高、方便安全,依从性好,是临床值得推广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痤疮的红蓝光治疗联合白花蛇舌草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采用红蓝光治疗仪照射,配合内服本院中草药自制剂"白花蛇舌草颗粒"治疗痤疮。联合组52例,红蓝光治疗组18例,白花蛇舌草颗粒治疗组23例,观察三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100%,(P〈0.05)。结论红蓝光治疗联合白花蛇舌草治疗痤疮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10月,我们用1%布替萘芬乳膏和0 1%他扎罗汀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入选标准:104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男34例,女19例;年龄18~55岁.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21例;皮损部位以胸背部、颈肩部为主,少数累及上臂及面部.形态特点:毛囊性半球状红色丘疹,直径2~4mm,散发不融合,有光泽,间杂有小脓疱及黑头粉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感,多数无自觉症状.皮损直接镜检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