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桡动脉穿刺点使用常规加压法与桡动脉止血器法在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术后止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Allen's实验确定为阳性的患者2486例按止血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两种止血器及绷带加压包扎止血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止血方法的操作时间、压迫止血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止血器组在操作时间、压迫止血的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绷带组,两种压迫止血器基本相同.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后应用止血器止血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副作用少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例冠脉造影正常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诱因、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结果415例AMI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者为19例,占4.6%。平均年龄43岁。男性16例,男性占84%。高脂血症8例,占42%,高血压病5例,占26%,糖尿病1例,占5%。吸烟14例,占73%,冠心病家族史3例,占16%。4例有梗前心绞痛,其余15例均无明显前驱症状。AMI前有明确诱因者15例,占79%,其中大量吸烟(〉40支/d)7例,占47%,大量饮酒(白酒〉250ml/d)3例,占20%,情绪激动3例,占20%,过度劳累2例,占13%。AMI急性期发生室速、室颤者2例,电除颤成功,心功能不全1例。1例出院前心脏彩超射血分数46%,余射血分数均〉50%。出院后门诊或电话随访6个月到1年,1例出现心衰再次住院,1例胸痛再发住院,无再次心梗及心源性猝死病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较年轻的男性,有显著的大量吸烟史;冠心病危险因素少,少有既往心绞痛史:常有过量吸烟、酗酒、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因;心梗发生后LVEF下降不明显,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冠脉造影正常( A组, 1 0例) 与异常( B组, 4 5例)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间性别、 年龄、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既往心绞痛、 梗死前驱症状、 心肌梗死诱因、 心肌梗死部位、 心肌梗死并发症及预后等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A组平均年龄4 1 . 8 0 ± 7 . 0 8岁, B组平均年龄5 6 . 8 4 ± 1 1 . 1 7岁, 两组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性别比例在两组间无差异。高血压病、 糖尿病、 高 脂血症、 吸烟史在 A 、 B两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 0 %5 8 %、 2 0 %5 6 %、 5 0 %3 6 %、 8 0 %4 2 %, ( 除高脂血症外 P值 均小于0 . 0 5 ) 。既往心绞痛史及前驱症状史 A组均少于 B组( 0 %3 1 %, 0 %3 3 %, P值均< 0 . 0 5 ) 。梗死部位两 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多有大量吸烟、 酗酒、 情绪激动、 过度疲劳等诱因, 与 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 . 0 1 。 平均 L V E F值 A组 6 1 . 1 0 %± 7 . 1 1 %, B组 5 6 . 7 5 %± 5 . 6 9 %( P < 0 . 0 5 ) 。有室壁运动异常者占 A组 4 0 %, B组 7 3 . 3 %( P < 0 . 0 5 ) 。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3 0 %v s 6 . 7 %) , 差异有显著性, P < 0 . 0 5 , 心功能 K i l l i p分级> 2级者为 ( 1 0 %v s 1 1 . 1 %) ,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较年轻的男性, 有大量吸烟 史。少有既往心绞痛史及心梗前驱症状。心梗发生后 L V E F下降不明显, 室壁运动异常相对少见。梗死部位见 于下壁者相对较多, 并发症少见, 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冠脉造影正常(A组,10例)与异常(B组,45例)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间性别、年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既往心绞痛、梗死前驱症状、心肌梗死诱因、心肌梗死部位、心肌梗死并发症及预后等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A组平均年龄41.80±7.08岁,B组平均年龄56.84±11.17岁,两组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性别比例在两组间无差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在A、B两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0%:58%、20%:56%、50%:36%、80%:42%,(除高脂血症外P值均小于0.05)。既往心绞痛史及前驱症状史A组均少于B组(0%:31%,0%:33%,P值均<0.05)。梗死部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多有大量吸烟、酗酒、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诱因,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LVEF值A组61.10%±7.11%,B组56.75%±5.69%(P<0.05)。有室壁运动异常者占A组40%,B组73.3%(P<0.05)。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0%vs 6.7%),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者为(10%vs 11.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较年轻的男性,有大量吸烟史。少有既往心绞痛史及心梗前驱症状。心梗发生后LVEF下降不明显,室壁运动异常相对少见。梗死部位见于下壁者相对较多,并发症少见,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巴彦淖尔市2015—2019年结核流行特征及趋势,为今后结核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巴彦淖尔市2015—2019年间的年龄、职业、地区等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巴彦淖尔市2015—2019年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由44.35/10万上升到65.46/10万(P <0.05),65岁以上组报告病例构成比最高(51.75%,2 274/4 394),男性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民构成比高达66.57%(2 925/4 394)。临河区病例最多,占总报告数的32.54%。结论 我市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男性、65岁以上老年人、农民属于重点人群,临河区属于重点地区,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管理,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控。  相似文献   
8.
硫氧还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氧还蛋白系统包括硫氧还蛋白(Tr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还原型烟酰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是一个有效的蛋白还原系统。本文从硫氧还蛋白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中应用等几方面综述硫氧还蛋白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HD)病人二尖瓣面积<1.0 cm2(重度狭窄)可产生肺动脉高压使左房失代偿。RHD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减少,CD4/CD8降低与正常人有明显的差异。RHD病人二尖瓣轻度狭窄与RHD病人二尖瓣重度狭窄者;单瓣膜损害与多瓣膜损害者外周T淋巴胞亚群的变化及其特点国内无公开文献报道,本文探讨RHD病人二尖瓣轻度狭窄与RHD病人二尖瓣重度狭窄者;单瓣膜损害与多瓣膜损害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HD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液相终点散射免疫沉淀法检测RHD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用聚乙二醇法测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结果:。RHD病人二尖瓣重度狭窄者CD3、CD4、CD8、CD19较RHD二尖瓣轻度狭窄者明显低下P<0.01。RHD病人二尖瓣重度狭窄者IgG、IgA、IgM、C3、C4、CIC较RHD病人二尖瓣轻度狭窄者高,但无统计学差异。RHD联合瓣膜损害者CD3+、CD4+明显低于单瓣膜损害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HD病人二尖瓣重度狭窄者、联合瓣膜损害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RHD病人二尖瓣轻度狭窄者、单瓣膜损害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HD)病人二尖瓣面积<1. 0 cm2(重度狭窄)可产生肺 动脉高压使左房失代偿。RHD 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CD3 、CD4 、CD8 减少,CD4 / CD8 降低与正常人有明显的差 异。RHD 病人二尖瓣轻度狭窄与RHD 病人二尖瓣重度狭窄者;单瓣膜损害与多瓣膜损害者外周T 淋巴胞亚群 的变化及其特点国内无公开文献报道,本文探讨RHD 病人二尖瓣轻度狭窄与RHD 病人二尖瓣重度狭窄者;单 瓣膜损害与多瓣膜损害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HD 病人外周血T 淋巴细 胞亚群。用液相终点散射免疫沉淀法检测RHD 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补体3(C3 )、补体4(C4 )。用聚乙二醇法测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结果:。RHD 病人二尖瓣重度 狭窄者CD3 、CD4 、CD8 、CD19 较RHD 二尖瓣轻度狭窄者明显低下P<0. 01。RHD 病人二尖瓣重度狭窄者IgG、 IgA、IgM、C3 、C4 、CIC 较RHD 病人二尖瓣轻度狭窄者高,但无统计学差异。RHD 联合瓣膜损害者CD3 + 、CD4 + 明 显低于单瓣膜损害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HD 病人二尖瓣重度狭窄者、联合瓣膜损害者细胞免疫功 能低于RHD 病人二尖瓣轻度狭窄者、单瓣膜损害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