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减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强制体位所带来的不适,避免术后并发症。方法:用不锈钢焊制一支架,用两条宽度为5cm柔软布带或毛巾分别横向固定于支架上,用于患者俯卧时支撑前额和下颏。结果:在临床应用后患者感觉舒适,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特殊卧位时的不适感。结论:额颏支撑架的使用,使术后患者的不适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现代护理学赋予护士的一项任务,是每名护士应尽的义务,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因素影响着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现将影响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影响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现代护理学赋予护士的一项任务,是每名护士应尽的义务,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因素影响着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现将影响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MSCT冠状动脉成像这一无创技术的发展为诊断冠心病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手段。随着16层螺旋CT的引进应用,由于其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优点,运用16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开展。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2007年2月,我们对30例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以探讨其对复杂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2007年7月—11月间32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56.2岁)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探讨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32例中,DSCT显示的冠状动脉直径≥1.5mm的节段有436个,431个冠脉节段可以进行评估,可评估率为98.85%。DS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9.17%(119/120),特异性:97.43%(303/311),阳性预测值:93.70%(119/127),阴性预测值:99.67%(303/304)。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的准确率为95.00%。配对χ^2验结果说明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7)。同时,Kappa一致性检验说明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方面存在一致性(κ=0.930)。结论DSCT对检出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高,可作为高危人群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源64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显示腹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双源64螺旋CT血管成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镜(VE)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横断面增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3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双源64螺旋CT血管成像后均能清楚显示腹主动脉狭窄的真腔和扩张假腔的情况。结论:64螺旋CT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和独特的优越性,为诊断和治疗腹主动脉夹层提供了一种精确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2004年2月,我们运用奥瑞姆的自理理论对11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进行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521例经阴道分娩产妇行会阴切开术,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提出改进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源CT前置门控与回顾性门控扫描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比较。方法:选取临床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者120例。60例行前置门控扫描,另60例行回顾性扫描。前置门控根据心率分为A(≤70次/分)、B(>70次/分)两组,分别采用步进-点射式扫描和适应性扫描。回顾性门控根据心率分为C(≤70次/分)、D(>70次/分)组,选取冠脉显示好的期相进行重建。采用4分法分析冠脉节段及图像质量,同时比较各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各组年龄、性别、BMI、平均心率、心率变异率、图像噪声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2801段冠状动脉进行分析,A~D组合格率分别为95.9%(702/732),83.8%(547/653),97.1%(720/742),86.9%(586/674),其中A组与C组、B组与D组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28±0.23)mSv,(5.49±1.31)mSv,平均(4.35±1.44)mSv,C、D组分别为(15.29±0.55)mSv,(13.44±1.11)mSv,平均(14.51±1.32)mSv,分别降低78.55%和59.16%,平均降低70.03%。A、B组间辐射剂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源CT前置门控扫描能够对冠脉检查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并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因此能够用于可疑冠脉疾病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