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肠结核、淋巴瘤三种常见回肠末端溃疡性病变小肠细菌过生长(SIBO)的情况.方法 选择近5年在我院首次住院确诊的,且内镜下仅回肠末端或合并回盲部、回盲瓣存在溃疡性病变的克罗恩病组、肠结核组、淋巴瘤组三组患者,治疗前通过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分别检测其SIBO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三组回肠末端溃疡性病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肠结核组患者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较克罗恩病组和淋巴瘤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回肠末端溃疡性病变患者容易发生SIBO,特别是肠结核患者尤为明显,通过呼气氢浓度检测,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2.
正英夫利西单抗(商品名:类克),是一种抗TNFα人鼠嵌合型IgG_1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IFX)是首个正式用于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新型生物制剂,在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克罗恩病伴有瘘管形成等疾病中,已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1])。治疗方法为:第0、2、6周给予英夫利西5mg/kg作为诱导缓解,随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维持治疗。首次用药对治疗有反应,之后反应下降或失去治疗反应者,可将剂量增加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初次就诊仅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期溃疡且幽门螺杆菌阳性,并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常规四联疗法(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常规四联疗法+双歧三联活菌胶囊,C组:常规四联疗法+乳酸菌素片;3组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后2周、4周,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和小肠细菌生长情况,于治疗6个月时检查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1溃疡愈合情况:治疗2周时,愈合总有效率:C组(96.43%)B组(85.71%)A组(78.57%),治疗4周时,愈合总有效率:C组(100%)B组(89.29%)A组(82.14%),C组与B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肠细菌生长情况:治疗2周时,3组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时,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治疗6个月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C组(92.86%)B组(82.14%)A组(5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快速、稳定地促进溃疡愈合,并能有效降低肠道菌群失调,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应用死菌制剂(乳酸菌素片)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图片讲解在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饮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6月~2010年6月198例行套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图示法指导患者术后饮食方案及注意事项,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的语言描述.比较2组患者术后饮食的配合程度和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饮食配合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图示法能有效提高食道静脉曲张术后患者进行饮食的配合程度,从而预防和减少术后再出血,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治疗指导对儿童烧伤患者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单位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儿童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微信组32例和常规组30例.常规组在出院时对患儿家长进行瘢痕康复指导,定期门诊随诊或电话随访;微信组在常规出院康复指导的基础上加入微信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实践中的意义.[方法]将本院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尿淀粉酶下降、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不仅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要求,而且提高了护士...  相似文献   
7.
王为  刘峰  徐爱蕾  颜君  蔡娜  葛妍芹 《医学综述》2011,17(6):946-947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癌、肝癌三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小肠细菌过生长(SIBO)的情况。方法将16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食管癌组、胃癌组、肝癌组三组,通过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分别检测其SIBO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较食管癌组和胃癌组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SIBO,特别是肝癌患者尤为明显,通过呼气氢浓度检测,可及时诊断SIBO,有利于解释疾病的部分临床症状,指导调整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