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莞市216例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发生原因,为优生优育制定有效措施。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及其父母再生育指导原则》,由东莞市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对市辖区内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上报的病残儿材料进行审查确定。结果上报的216例残疾儿中,非遗传性疾病163例(75.4%),其中以神经系统疾病最多,有79例(48.4%),遗传性疾病53例(24.5%),其中以多基因遗传的先天性心脏病最多,有22例,占遗传性疾病的41.5%。结论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独生子女生命质量,必须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病毒性感染,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开展有效的监护和适时治疗,注意婴幼儿禁用氨基醣苷类药物,以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预防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将 6 3例尚未出现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川芎嗪治疗组 (35例 )和对照组 (2 8例 )。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治疗前后和追踪随访紫癜、胃肠道症状、关节症状及尿常规监测。结果 :治疗组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 2 2 9% (8/ 35例 ) ,而对照组为 5 3 6 %(1 5 / 2 8例 ) ,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P <0 0 1 ) ;对于两组紫癜性肾炎病人 ,治疗组病情明显轻于对照组 (P <0 0 5 ) ;川芎嗪能明显缩短过敏性紫癜患儿紫癜消失时间 (P <0 0 1 )及胃肠道和关节症状的缓解时间 (P <0 0 5 ) ,且能预防儿童过繁性紫癜复发 (P <0 0 5 ) ;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川芎嗪能有效、安全地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肾小球疾病患儿血浆黏附分子P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肾小球疾病患儿外周血黏附分子P选择素(CD62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不同肾小球疾病患儿154例为病例组。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54例,IgA肾病(IgAN)32例,紫癜性肾炎(HSPN)26例,狼疮性肾炎(LN)32例,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10例。病例均处于活动期。4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各组外周血CD62P水平,并分析其与患儿24h尿蛋白定量、血小板(PLT)、血清清蛋白(ALB)、胆固醇(CHOL)、BUN、Scr和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溶菌酶(Ly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各病例组活动期患儿外周血CD62P水平均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2.各病例组中,PNS组患儿CD62P水平增高最为显著,IgAN组患儿CD62P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a<0.05)。3.各病例组患儿外周血CD62P水平均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血清ALB呈负相关,与血清PLT、CHOL、BUN和Scr均无相关性。4.各病例组患儿外周血CD62P水平与尿NAG、β2-MG水平均呈正相关,与尿Lys水平无相关性。结论CD62P在肾小球疾病患儿外周血中表达增强,提示其参与了儿童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11)痰病的患病率。为我市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可靠的检查结果统计资料。方法通过对2002年5832倒育龄妇女R11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提高我市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重要性,清醒地认识到其对人类危害性,积极参与有效做好预防措施。结论彻底改变一些认为“采用冲洗器自行冲洗阴道可治咖”或“妇科是小毛病,不必去医院”等等误区.增强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与总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l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HA继发性疾病占总数的5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8例、阴性3例。冷凝集素滴度增高l例,其余正常。红细胞免疫分型以IgG^ C3及IgG^ IgM^ C3为主。治疗组加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症状、体征改善优于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仍为治疗AIHA的首选药物,合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可提高疗效,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较高浓度臭氧和不同浓度臭氧对人离体精子的毒性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来我中心寻求体检和医疗服务的男性,年龄在18~35岁之间。精液准入标准:精液常规精子活动率≥30%;密度≥20×10^6/ml;体积≥2ml。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结果较高浓度的臭氧会对精子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致使精子的活动率明显下降;臭氧对精子活动率的毒性作用受臭氧浓度的影响。结论臭氧对精子的毒性作用机制复杂,阐明臭氧对精子的毒性作用可以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妇科白带涂片检查中快速染色法与盐水法的检验结果,总结其临床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妇科门诊送检的170例白带样本为研究对象,每份标本涂片三张,A组采取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法(CIB)进行检验,B组采取传统盐水法进行检验,C组采取革兰氏染色法进行检验,以C组检验的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观察对比三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C组检验的结果作为参照标准,A组的滴虫、念珠菌、霉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混合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标本的肾型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淋球菌、纤毛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阴道清洁度检出为I~II0度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B组,Ⅲ~Ⅳ0度的患者比例亦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白带涂片检查中快速染色法的检验结果在细菌检出及混合感染检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其操作简便、出结果快、准确率高,适用于临床早期筛查妇女生殖道感染,在协助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漏诊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平衡易位携带者对下一代的影响。方法常规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显微镜下核型分析。结果检出先证者9号短臂三体合并18号短臂单体综合征一例,对先证者家系进行调查,发现平衡易位t(9;18)携带者和9号短臂三体型的家系。结论平衡易位携带者,因产生不平衡配子而导致反复流产、死胎、生育畸形儿和染色体异常,携带者的风险很大,通过孕前筛查检出携带者进行产前诊断,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大鼠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3周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组.双歧杆菌组取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按1.5 mg/g用无菌生理盐水溶解后灌胃,正常埘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周.双歧杆菌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法建立食物致敏模型,于灌胃3周后开始,分别于第1大和第15天予含10μg OVA及1 mg Al(OH)3的无菌生理盐水0.5 ml腹腔注射进行基础致敏和强化致敏.在强化致敏后第5、9、13、15天以含OVA 500μg的无菌生理盐水0.5 ml灌胃对大鼠进行激发.正常对照组按以上时间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假敛敏及假强化.留取24 h尿液检测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以了解肠道通透性;空肠标本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并计算完整肥大细胞的百分率,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双歧杆菌组24 h尿L/M(0.068±0.008)低于阳性对照组(0.131±0.012,P<0.05),但高于正常对照组(0.027±0.004,P<0.05).HE染色和甲苯胺兰染色可见双歧杆菌组大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局灶性坏死、脱落,固有层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小肠肥大细胞聚集和脱颗粒现象较阳性对照组缓解.结论 双歧杆菌对卵清蛋白敛敏大鼠肠道黏膜屏障有一定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