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下调蛋白激酶Cε(PKCε)基因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细胞的生长、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将PKCε小干扰RNA (siRNA)转染至769P细胞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PKCε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及单细胞克隆试验测定细胞的生长;划痕及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通过siRNA下调769P细胞中PKCε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明显(P<0.05);同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较正常细胞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Cε可影响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细胞的生长及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网络Meta分析评价单纯经尿道切除及术后联合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单纯经尿道切除术、术后联合吡柔比星或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研究指标,采用ADDIS软件进行网络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1 544例患者)。收敛性良好,非一致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膀胱灌注较单纯经尿道切除术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更高,术后联合吡柔比星的疗效显著优于术后联合丝裂霉素[治愈率的比值比1.63,95%可信区间(1.10,2.46);有效率的比值比1.79,95%可信区间(1.10,3.07)];此外,对比单纯经尿道切除术,联合膀胱灌注能显著降低腺性膀胱炎的复发率[联合丝裂霉素的比值比0.26,95%可信区间(0.14,0.49);联合吡柔比星的比值比0.14,95%可信区间(0.07,0.25)];丝裂霉素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膀胱灌注较单纯经尿道切除术能显著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并降低复发率;术后联合吡柔比星较联合丝裂霉素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更高;三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网络Meta分析的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和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2018年4—12月按1∶1的比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通过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周岁,性别不限;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和CT检查确诊最大径≤2 cm的单侧单发上尿路结石,或单侧肾多发结石且最大径之和≤2 cm;③术前无泌尿系感染或感染已经控制;④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患侧合并泌尿系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输尿管狭窄等;②肾盏憩室结石;③肾下盏结石同时肾下盏肾盂夹角<30°;④合并肾功能不全;⑤妊娠或哺乳期;⑥心肺功能异常;⑦确诊为出血体质或处于高凝状态。试验组术中使用PU3022A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对照组使用Flex-X^2可重复纤维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以李克特量表为基础并结合临床实践工作制订图像质量评价量表,以此对术中影像资料进行评级,并计算每组图像质量优良率)、碎石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90例完成试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各3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单发结石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5.0)mm与(8.7±3.0)mm,P=0.023],男女比例(29/16与29/16,P=1.000)、年龄[(45.1±9.3)岁与(44.5±8.5)岁,P=0.583]、身高[(164.8±7.8)cm与(164.8±9.0)cm,P=0.978]、体重[(65.3±9.6)kg与(67.5±13.0)kg,P=0.359]、中重度积水比例[31.1%(14/45)与26.7%(12/45),P=0.816]、结石部位(上盏6例与3例,P=0.485;中盏7例与4例,P=0.334;下盏16例与17例,P=0.827;肾盂15例与11例,P=0.352;输尿管24例与25例,P=0.832)、合并高血压病(10例与12例,P=0.623)、合并糖尿病(4例与5例,P=0.7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方面,试验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45/45),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5.6%(7/4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碎石成功率为68.9%(31/45),对照组碎石成功率为71.1%(32/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8)。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下降值[(3.91±9.71)g/L与(3.62±8.40)g/L,P=0.880]、术前血肌酐[(84.46±20.00)μmol/L与(83.52±24.58)μmol/L,P=0.451]、术后血肌酐[(92.38±25.38)μmol/L与(89.03±25.71)μmol/L,P=0.53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3/45)与6.7%(3/45),P=1.0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相似。在手术图像质量方面,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明显优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联合二烯丙三硫(DATS)对膀胱癌细胞T24的协同杀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TUNEL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HP、DATS及二者联合对T24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测定Bcl-2、Bax的表达变化;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 THP、DATS均能抑制T24细胞生长,DATS可明显提高THP的杀伤效应;THP(0.25mg/L)联合DATS(3mg/L)作用48h的细胞生存率为(32.3±2.6)%,低于单独应用THP(63.2±1.4)%和DATS(61.9±4.2)%,二者具有协同抑瘤作用;联合药物组可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及G2/M期细胞比率,并更能显著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caspase-3的活性增加。结论 THP联合DATS可通过共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协同作用,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该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Bcl-2的表达及caspase-3的活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能否通过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3-磷酸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向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TEN/PI3K/Akt/mTOR)通路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凋亡产生影响。方法:T24细胞复苏传代后与不同剂量氧化苦参碱共培养,MTT法检测不同剂量氧化苦参碱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苦参碱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Hoechst光镜观察氧化苦参碱对T24细胞核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氧化苦参碱对T24细胞PI3K、Akt、mTOR、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0μmol/L组比较,氧化苦参碱各剂量组T24细胞的增殖率下降,凋亡率升高,PI3K、Akt、mTOR蛋白表达下降,PTEN蛋白表达上升,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剂量依赖性(P 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PTEN/PI3K/Akt/mTOR通路抑制T24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二烯丙三硫(DATS)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PC-3细胞接种96孔板,分别给予多西紫杉醇(5~60 nmol/L)和DATS(5~60μmol/L)单药处理24、48、72 h;联合用药采用15μmol/L DATS联合不同浓度多西紫杉醇(5~60 nmol/L)处理48 h。MTT法检测多西紫杉醇和(或)DATS对PC-3细胞生长的影响。DA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多西紫杉醇、DATS及二者联合对PC-3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测定Bcl-2、Bax、Bcl-xL/xS及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及活性变化。【结果】多西紫杉醇、DATS均能抑制PC-3细胞的生长,DATS可明显提高多西紫杉醇的杀伤效应,DATS(15μmol/L)联合多西紫杉醇(10 nmol/L)作用48 h的细胞生存率为(50.1±1.0)%,低于多西紫杉醇(67.4±1.0)%和DATS(69.2±1.8)%,二者具有协同抑瘤作用;联合组使细胞凋亡率及G2/M期细胞比率明显增高,并更能显著抑制Bcl-2、Bcl-xL的表达,而且联合组使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9、caspase-3的裂解活化时间提前了8 h。【结论】多西紫杉醇及DATS共同诱导细胞凋亡是二者发挥协同效应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重要机制,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Bcl-2、Bcl-xL的表达降低、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9、caspase-3的活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临床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例前列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前列腺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 结果12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前列腺肉瘤,其中横纹肌肉瘤6例,平滑肌肉瘤3例,未分化肉瘤2例,癌肉瘤1例。2例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5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3例行放化疗;1例仅行化疗,1例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12例患者除1例仍在随访外均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平均生存时间15个月(8~25个月)。 结论前列腺肉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和MRI有助于明确诊断,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902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的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 结果902例穿刺患者中,发生血尿者270例(29.93%);发生血便者155例(17.18%),其中直肠出血者19例(占血便的12.26%);继发感染者46例(5.11%),其中急性附睾炎者4例(占感染的8.70%),感染者中有1例发生穿刺术后败血症导致横纹肌溶解及急性肾损伤;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者7例(0.78%)。 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技术简单易行、创伤少,但仍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穿刺前的充分合理准备及术后预防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RALP)的学习曲线。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由我科两名术者独立完成的前80例RALP患者资料,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A组(第1~20例)、B组(第21~40例)、C组(第41~60例)、D组(第61~80例)。四组患者术前年龄44~78岁,平均67岁。至我院就诊时PSA 0.48~247.00 μg/L,中位PSA 12.27 μg/L,术前临床T1期14例,T2期47例,T3期及以上共19例。以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拔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为衡量指标。 结果四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0~480 min,平均240 min;术中出血10~1 500 ml,中位数值100 ml;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7~36 d,平均16 d;术后住院时间4~22 d,平均10 d。后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拔出导尿管时间均较A组明显缩短(P<0.05);另外,经过A组前20例手术积累,后40例患者中高危组人数逐渐增多,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也呈现进入学习曲线平台期。 结论RALP具有明显的学习曲线。在渡过第一个学习平台后,术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步纳入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干预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94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69例,平均年龄42岁,肿瘤平均直径为6.6cm。单发RAML73例,多发RAML21例。结果 RAML破裂出血并行急诊手术4例,其中2例行患肾全切术,2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控制出血后择期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择期手术90例,其中NSS71例,患肾全切术13例,选择性动脉栓塞术2例,射频消融术4例。开放及后腹腔镜下NSS对于直径在7cm以下的RAML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天数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4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NSS是RAML的治疗首选,其中腹腔镜NSS对于体积较小的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选择性动脉栓塞对于控制RAML急性破裂出血有独特优势,也用于多发肿瘤及RAML复发等情况。射频消融对于直径较小的RAML微创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