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医用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知识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志红 《医学信息》2010,23(1):34-36
中专职业医学教育中《医用化学》课程专业针对性较差,《医用化学》应根据不同医学专业的需要,精选《医用化学》在各医学专业中的相关内容,既保证各医学专业的化学基础知识讲授,又突出了医学专业特色的内容,促使职业医学教育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中,利用历代名医生平中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医德的教育,论据充分,说服力强,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疗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滴通鼻炎水毒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志红  刘元 《广西医学》2007,29(5):736-738
目的 研究滴通鼻炎水的毒性作用,为临床应提供依据.方法 用Wistar大鼠,滴通鼻炎水(1.6 g总药材/ml)临床4倍浓度进行滴鼻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局部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 ①急性毒性试验在滴药部位鼻腔黏膜及喉、气管、支气管黏膜亦未出现红肿、溃烂等刺激反应;②未出现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情况;③给大鼠鼻腔连续滴药14周,对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均无明显影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各项指标和主要脏器系数亦未见明显异常,组织学检查亦未发现明显与本药物有关的病理损害.结论 滴通鼻炎水临床4倍浓度、临床用浓度(0.40 g总药材/ml),按拟定的剂量、用法与疗程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柴夏芩姜汤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以柴夏芩姜汤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与莫沙必利、雷贝拉唑、铝碳酸镁治疗,疗程4-8周。结果: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总显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夏芩姜汤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确切有效,且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药物对神经递质-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以及免疫应答对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内分泌的反馈作用,是当今神经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除看到外源性抗原攻击可引起神经递质含量降低的报道外,而药物,尤其是补肾中药,对受体外源性抗原攻击后,机体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保护性调节作用,尚未见报道。我们将动物分成正常组,西药组,中药组(成药)和补肾药组,每组再分成两  相似文献   
7.
用HPLC-ECD测定了被绵羊红血球(SRBC)免疫后大鼠脑和脾脏组织中NE、E、5-HTP、5-HT、5-HIAA、5-HDA、DA和HVA八种神经递质(Neuro)含量,观察到被SRBC免疫后的大鼠胞和脾组织的Neuro含量大多明显降低,甚至测不到.西药、中药尤其是补肾中药对正常大鼠脑和脾脏Neuro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被SRBC免疫后的大鼠脑和脾脏中的Neuro含量大部有改善作用,其中补肾中药作用最好,使降低了的Neuro含量几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返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返流性食管炎(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坏[1],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胃脘痛,反胃、食管瘅”等病的范畴。我们用经长期临床验证的有效方剂,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给予“调肝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GERD ,观察其内镜下食管黏膜的改善情况及证候评分分级,评价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莫志红  叶瑜  李成文 《陕西中医》2010,31(3):351-352
血证虽多以火热立论,治疗主要以寒凉药物为主,但临床根据实际辨证情况,亦不废温补之法。余在研究历代名医治疗血证医案中,发现多有使用"性大热、阳中之阳"的附子以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本文就其中三个医案进行简要探析,以利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血证是祖国医学各种出血病证的总称,是一临床常见病。在中医药学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众多著名医学家,他们研读经典,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前人的某些观点、理论进行深入的阐发、补充与完善,或提出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或主张,这些不但对于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