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病例介绍 患者李××,女性,55岁。剑突下胀痛1d,疼痛呈持续性隐胀痛,程度较轻,无他处放射,无发热、畏寒及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及尿痛、血尿现象。既往无外伤史及胰腺炎病史。  相似文献   
2.
<正> 1 病例介绍患者李××,女性,55岁。剑突下胀痛1d,疼痛呈持续性隐胀痛,程度较轻,无他处放射,无发热、畏寒及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及尿痛、血尿现象。既往无外伤史及胰腺炎病史。查体:生命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左上腹稍饱满,肋缘下可及肿块下缘,边缘清楚、光滑、固定,无压痛,肝脾触诊不满意,叩诊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4.2×10~9/L,Hb 102 g/L,PLT 176×10~9/L,N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初产妇150例,随机分成A组(舒芬太尼),B组(芬太尼),C组(无镇痛),每组50例。A、B两组产妇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3cm左右时给予分娩镇痛。给药模式:采用负荷量一持续背景量-PCA给药模式。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给予分娩镇痛,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指标:生命体征,镇痛观察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3组测定宫口开至3cm时的VAS为基础值,A、B组PCEA后5rain、15rain、30min、60min及官口开全时和胎儿娩出时VAS;C组予相应时段监测。运动阻滞程度利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定。记录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催产素用量;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Apgar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后3组VAS在PCEA15min、30min、60min及宫口开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EA5minA、B两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动功能:A组48例(38%)Bromage评分6分,B组49例(39.2%)Bromage评分6分,余下3例评分5分,不能下床活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比较,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1 病历简介 例134岁男性,因反复右腰胀痛10年加重10天入院.经B超、尿路平片及肾盂造影确诊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重度积水.完善术前准备后在硬膜外麻下行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取经腰部第十二肋下偏前切口,切开腹壁,将腹膜推向内侧,分离显露右侧输尿管上段,但未探及结石,术中摄片证实结石回落肾盂,遂向上分离显露肾盂,并切开取出结石.  相似文献   
5.
荷包缝合,胶圈环扎法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新术式。方法:166例采用荷包缝合、胶圈环扎腺体法行甲状遥次全切除术,并与112例传统术式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改进组术式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术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胎儿甲状旁腺异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疗效确切,近期效果良好,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但是,如何做到简便、实用、经济和有利于普及开展,这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受到原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女性病例受孕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缓解消失的启发,并针对目前国内外开展此项技术面临的排斥反应,远期效果不佳等弊端,我科于1995~1998年试对3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病例,采用了与受术者有直接或间接血缘关系的胎儿甲状旁腺异体大网膜片状移植术。经临床观察,随访18~46个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  相似文献   
7.
莫仕安 《华夏医学》2002,15(3):365-366
我院自 1 996年 2月至 2 0 0 0年 7月行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 1 2 7例 ,其中 55例采用小切口开窗术式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55例中男 38例 ,女 1 7例 ,年龄 2 1~ 50岁 ,平均年龄 32岁 ;病程 3个月至 7年 ,平均 2 .6年。有明显腰部扭伤史 8例 ,均有明显下肢麻痛症状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均为单侧神经根受累。1 1例术前接受推拿、理疗、牵引及小针刀治疗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腰椎摄片及 CT、椎管造影检查。突出节段 :L4/ 51 3例 ,L4/ 5及 L5/ S1 合并突出 6例 ,L5/ S1 3 6例。1 .2 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8.
1 病历简介  例 134岁男性 ,因反复右腰胀痛 10年加重 10天入院。经 B超、尿路平片及肾盂造影确诊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重度积水。完善术前准备后在硬膜外麻下行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取经腰部第十二肋下偏前切口 ,切开腹壁 ,将腹膜推向内侧 ,分离显露右侧输尿管上段 ,但未探及结石 ,术中摄片证实结石回落肾盂 ,遂向上分离显露肾盂 ,并切开取出结石。  例 2 5 2岁男性 ,因右腰部胀痛伴尿频尿急、血尿 ,头昏、头痛十余天入院 ,入院经 B超 ,尿路平片 ,肾盂造影及化验检查后确诊双侧输尿管结石 ;右肾重度积水 ,肾功能不全。其中右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43例,其中经后路29例,前路11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采用ASIA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伤椎和Cobb角的矫正及丢失,评估椎管减压范围、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结果43例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不完全性损伤的37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级。脊髓神经功能术前为A级5例,术后均无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式的选择取决于脊柱稳定性、神经损伤情况以及椎管内占位程度。具体应根据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