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录 60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2 4h动态心电图 ,按Kleiger法分为 2组 (Ⅰ组 :0~ 2级 ,Ⅱ组 3~ 6级 )。测量这些患者 12导联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 (Pd)和P波最大时限 (Pmax)。以Pmax≥ 12 0ms和Pd≥ 40ms为标准 ,评估Pd对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 :Ⅱ组的Pmax及Pd均显著高于Ⅰ组 (分别为 12 7.3± 12 .6msvs 10 1.2±9.3ms,49.4± 12 .2msvs 3 1.7± 8.0ms;P均 <0 .0 5 )。以Pmax、Pd以及Pmax+Pd分别测定的阳性率Ⅱ组为 88.1%、85 .7%、76.2 % ,高于Ⅰ组 (3 3 .3 %、2 7.8%、16.7% )。结论 :房性心律失常患者Pmax、Pd增大 ,Pd是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0岁,2003年8月13日因呼吸困难2h入院,患者自1996年起有胸痛、气短,但不影响日常生活。2003年8月13日因乘长途车后自觉全身疼痛,呼吸困难2h,活动后症状明显。就诊后查体:体温37℃,脉搏100bpm,呼吸20次/分,血压。130/70mmHg。一般情况好,两肺呼吸音低,心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入院心电图(图A)示:窦性心律,S1TⅢ,STⅡ、v4-v6轻度压低,T波低平、倒置。入院诊断:①急性心肌炎;②冠心病?8月19日凌晨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胸痛,与呼吸、咳嗽有关,呼吸急促。查体:急性痛苦面容,呼吸困难、急促,胸痛难忍,可见颈静脉搏动,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急查心电图(图B):  相似文献   
3.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墓碑型心电图改变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l)与墓碑型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前壁A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墓碑组12例,非墓碑组52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表现和血管重建方法.结果墓碑组肌酸激酶-MB峰值、住院并发症(死亡、泵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心室颤动)、经血运重建治疗(溶栓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明显高于非墓碑组(p<0.05),LVEF明显降低(p<0.01),而心绞痛、心率、血压、血脂、血糖、急性肺水肿、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住院总天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虽然对前壁AMI患者墓碑型心电图改变者已做到早期识别危险分层与积极干预治疗,但预后仍不良,提示墓碑型心电图改变的机制可能与侧支循环建立不良及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74岁 ,昏迷 4h入院。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40余年。体检 :T 37℃ ,R 2 3次 /min ,P 62次/min ,BP 2 0 0 / 1 0 0mmHg( 1mmHg =0 .1 33kPa)。神志不清 ,中度昏迷状态 ,对光反射消失。两肺呼吸音稍粗糙 ,喉间可闻痰鸣音。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心率 62次 /min ,心律整齐 ,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 ,肝脾未及。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增强 ,吸吮反射 ( + ) ,右霍夫曼征 ( +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清心肌酶谱检查正常。CT检查 :蛛网膜下腔出血进入脑室。临床诊断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心电图 (图 1 )示…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肾损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与尿微球蛋白和原发性高血压 (EH)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2 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A组 )、节律正常 (B组 )各 30例 EH和 30例正常人 (对照组 )的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 MG) ,并对两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 ,偶测血压 (CBP) ,日间血压无显著差异 ,而血、尿 β2 - MG均较对照组高 (P<0 .0 0 1 )。尿 β2 - MG在早期时即出现异常 ;A组的 2 4小时血压、夜间血压、血压负荷及尿 β2 - MG均高于 B组 (P<0 .0 1 )。ABPM昼夜节律消失者 ,肾功能损害明显 ,而CBP不能揭示两组病人之间的这种差异。结论 :ABPM和尿 β2 - MG能更好地反映肾损害的关系 ,有利于早期肾损害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防止房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456例老年房颤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年龄分组,分析老年人房颤的特点。结果 456例房颤患者中,年龄60~94岁,男女比例1∶0.67;房颤病因中,最常见病因为高血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直径显著小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0.01)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心功能Ⅱ~Ⅳ级所占比例较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明显减少(P<0.01)。结论房颤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衰等均是房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防止房颤的发生. 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643例房颤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年龄分组,分析老年人房颤的特点. 结果 643例房颤患者,年龄40~94岁,男女比例为1∶0.68;房颤病因中,<50岁患者最常见的是孤立性房颤,≥60岁患者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直径显著小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0.01).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心功能Ⅱ~Ⅳ级所占比例较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明显减少(P<0.01). 结论 房颤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衰等均是房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静息心率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98例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每位患者均测静息心率、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G)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成4组:亚组1(有1项异常,n=106),亚组2(有2项异常,n=85),亚组3(有3项异常,n=69),亚组4(有3项以上异常,n=48)。另设102例正常血压组作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各亚组间随着危险因素聚集性增多,静息心率逐渐增高。其中与对照组比较,亚组2、3和亚组4有显著差异(p<0.05,p<0.01和0.001),但与亚组1无差异(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聚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展、靶器官损害及合并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与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总负荷 (TIB)、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方法 用Holter监测已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10 7例 ,观察静息心率的变化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结果  冠心病组中静息心率 ( 80 14± 8 65 )次·min-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72 0 6± 6 82 )次·min-1,P <0 0 5 ;而冠心病组中静息心率≥ 80次·min-1患者TIB与静息心率 75~ 79次·min-1及静息心率 <75次·min-1患者的TIB比较 ( 848 5± 2 3 0 1VS 3 85 7± 14 4 2、2 83 3± 96 2 ,P均 <0 0 1)差异有十分显著意义 ;静息心率与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呈正相关 ;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静息心率与冠心病TIB、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l)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7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DCG)。按临床特征分为3组:Ⅰ组:单纯SMI;Ⅱ组:心绞痛患者伴有SMI;Ⅲ组:心肌梗死后有SMI发作。结果共检出心肌缺血634阵次,SMI的发生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占90.22%。发作高峰在上午6~12点,Ⅰ Ⅱ Ⅲ组的SMI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压低幅度依次增加,心肌缺血幅度与病情呈正相关,而与心率变异性(HRV)呈负相关。00—06点最少.但夜间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幅度明显重于自昼。结论SMI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样给予足够重视。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程度随着心肌缺血程度而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