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性软骨坏死的病变程度划分记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性软骨坏死(chondronecrosis simplex)是属于原发性的软骨坏死,即,病变单纯地以软骨坏死方式表现出来。相对而言,继发性软骨坏死时则因常可见到足以导致软骨坏死的其他病变同在,故病变比较复杂,因而,可称为非单纯性软骨坏死。 人类患大骨节病(KBD)时,透明软骨内的主要损害,以及动物骨软骨病(OC)的第三型软骨损害,都是属于单纯性软骨坏死。我国自1956年以来,使用KBD病区有关的某种(或某些)因素进行KBD动物模型复制时,也主要以引起这种单纯性软骨坏死为目标。可是,在人类KBD和有关动物模型复制、以及动物OC研究中,已往文献主要是对各个分散病例所见到的软骨坏死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定性的描述;而缺乏对每个具体病例软骨坏死的病变严重程度,进行量上的评估。这样,就很难把软骨坏死所见同一些流行病学因素(或动物实验所用的因素——如,饮病区水、喂病区粮、饲料的低硒程度、投给某种元素或毒素、等等)之间,作出比较确切的联系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
人类大骨节病与动物骨软骨病的病理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大骨节病(KBD)18例剖检和24例活检的骨骼材料,50例家猪的胫骨和趾骨,结合动物骨软骨病(OC)的文献,对KBD和OC进行了病理学比较。对比了12个方面,包括该两病的性质、过程和自然发展史,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软骨病变,骺生长板和关节软骨的软骨坏死,软骨渠与软骨坏死灶的关系,电镜所见,骨骼病变的后果,X线变化,患病个体的一般状况以及该两病的发生率等。作者提出动物OC是目前已知的,与人类KBD最为相似的一种疾患。但要把它作为KBD的动物模型,仍有几个问题有待澄清;诸如在成年个体发生软骨坏死的可能性、软骨病变的反复发生、先天性和地方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改善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的活动功能,并减轻其痛苦,三年来曾手术治疗20余例,通过手术所见与随诊,在手术方法上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并通过肉眼、光学显微镜以及电子显微镜等的观察,对本病有了进一步认识,兹报告如下:手术方式及肉眼所见1、髋关节: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由髋关节外侧入路,切除前侧关节囊及大部分赘生骨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脱钙骨基质诱导软骨及骨形成的模型,研究饮水中50ppm 氟对诱导过程中的~(35)S、~(45)Ca 掺入及 ALP、ACP 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50ppm 氟组诱导软骨的~(35)S(第7天)及~(45)Ca(第12-17天)掺入率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但该组的 ALP、ACP 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本文结果说明:50ppm 氟对诱导软骨的硫酸性粘多糖的合成,以及对骨钙盐形成均无明显影响。但氟可刺激 ALP 和 ACP 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人工合成的低硒饲料和加硒饲料喂养 Wistar 大白鼠,对其诱导性软骨细胞分化和骺生长板软骨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低硒能使诱导性软骨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延迟,其机能分化差和增殖能力低下,而对~(35)S 摄取量相对增加,并且骺板软骨呈不均一性变薄。相关分析揭示,在骺生长板厚度和诱导性软骨细胞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提示低硒动物的骺生长板不均一性变薄不仅是由于软骨细胞数量的减少,而且同软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骨节病是以破坏骨与关节为主的地方性骨病。临床上分为早期、Ⅰ°、Ⅱ°和Ⅲ°。Ⅱ、Ⅲ度晚期大骨节病患者,膝肘及其以下关节均对称性罹病、Ⅲ度病人还常累及髋关节,表现髋部屈曲与内收畸形,因而也常继发腰椎过度前凸。再者,晚期的各受累关节还显示了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变化。近五年来为了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劳动功能,我们选择晚期成年病人症状、体征较重的一或二个关节,施行手术治疗共57例,其中随访在2~5年以上者45例,作  相似文献   
7.
大骨节病软骨坏死的病理组织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骨节病主要侵犯软骨内成骨的骨骼,有关的软骨组织发生萎缩、变性和坏死等营养不良性变化。其中,以软骨坏死这一病理过程最为突出。本文对大骨节病患者骨关节标本中的软骨坏死,进行了系统的组织学观察,并对其病理和临床意义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在低硒饲料条件下,分别饲喂串珠镰刀菌素和硒三个月,观察动物前后肢软骨的病理变化及软骨基质中胶原及蛋白聚糖三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素对软骨组织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能致小型猪关节软骨深层发生类似人类大骨节病样的带状或片状坏死,并使软骨基质中蛋白聚糖含量降低,而单纯低硒并不能引起类似的损害。补硒能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串珠镰刀菌素的毒性作用,使病变严重程度减轻,改善基质的生化代谢。  相似文献   
9.
近年,西方学者出现了研究大骨节病的势头。这并不是由于当前西方有该种地方病的存在。而是由于我国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政府所促成的与WHO合作关系日益发展,国际间学者交往增多,在一些国际会议上我国学者所做的介绍,甚至已经有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观察大骨节病区和非病区胎儿手指骨的组织学变化时,曾检见骨和软骨组织内有一些轻微的形态变化,并初步探讨了这些变化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检查这些变化对于胎儿骨骼生长发育有无影响以及病区和非病区胎儿的骨骼生长发育上有无差异。我们在前后位的X线手片上测量了每例胎儿右手全部指掌骨骨干的长度,进行了有关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