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蔚 《开卷有益》2009,(5):10-11
今天早晨起晚了。“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我只听了个尾巴,广播员介绍,某某报纸发表评论员文章《医改不是‘速效救心丸’》,这一下勾起了我的兴趣。全民关注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怎么和每粒仅重40毫克的“速效救心丸”连在了一起?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看来,只有先读懂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医改意见》),才能明白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荣蔚 《开卷有益》2010,(6):38-39
<正>川芎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芎。李时珍曰:"人头芎窿穷高,天之象也。此药上行,专治头脑诸疾,故有芎之名。"因为它属四川特产药材,故后人习惯称之为川芎。说起川芎的来历,应源于一段古老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荣蔚 《开卷有益》2013,(1):40-4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结合药材的特性,按一定的操作方法,处理各种不同的药材,以改变药材的形与性,使之符合治疗疾病的需要。古代医家在此方面多有论述,其中,陈嘉谟的《本草蒙荃》对炮制做了精辟论述和概括:"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火制四:有煅、有炮、有炙、有炒之不同;水制三:或渍或泡或  相似文献   
4.
荣蔚 《开卷有益》2011,(7):48-49
中医习惯把中药按药理作用分为十八类,解表药列为众药之首,麻黄便是辛温解表的第一药。麻黄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李时珍说其“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又说“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  相似文献   
5.
荣蔚 《开卷有益》2010,(3):38-39
茵陈是常用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为什么非要“三月采茵陈”呢?这还要从一段故事说起。  相似文献   
6.
山药的故事     
荣蔚 《开卷有益》2009,(8):36-36
山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名为薯蓣,一名山芋,称其“味甘温,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相似文献   
7.
相传很久以前,家境贫寒的张奎因儿子高热,来到当地唯一的一家药铺求药.药铺老板说,退热就得吃"羚羊角",五分羚羊角要花十两银子.张奎没有钱,任凭他怎样求情先救救自己的孩子,药铺老板都不肯答应.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家守着孩子发愁.这时,门外来了个讨饭的,告诉他到池塘边挖些芦根煎汤,可以治孩子的病.张奎急忙跑到塘边挖了一些鲜芦根,回家煎好给孩子灌下去,孩子果然退了热.从此,这里的人们发热时再也用不着去求那家药铺了.芦根便成了一味不花钱的中药.  相似文献   
8.
荣蔚 《开卷有益》2011,(10):44-45
巴豆来源于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常绿乔木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状呈椭圆形或卵形,略扁,长约1—1.5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棕色,平滑而少光泽;横断面略呈方形,种皮薄而坚脆,剥去后,可见种仁,外包膜状银白色的外胚乳;味微涩,  相似文献   
9.
10.
豆豉药用有一段传说。唐朝年间,南昌都督阎某于重阳节为滕王阁重修完成而大宴宾客。这天,“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恰好路过洪州,也被邀请而来。席间,阎都督展宣纸备笔墨,请丈人学士为滕王阁作序。年少气盛的王勃欣然命笔,一气呵成,阎都督不由为其拍案称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