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比较高血压和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中血小板、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分析高血压及合并AS的危险因子.方法:选取2019-06—2019-08在本院体检人群资料,按照检查结论分为高血压组(n=44)、高血压+AS组(n=73)和非高血压及AS对照组(n=91),采用临床检验科常规方法分别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IgA在念珠菌性阴道炎(CV)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V组、健康组及带菌组阴道分泌物中sIgA含量,用体外粘附方法测定白念珠菌对阴道上皮细胞(VEC)的粘附能力,观察sIgA水平时白念珠菌粘附VEC的影响。结果CV组sIg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和带菌组(P<0.01);CV组白念珠菌在含sIgA阴道分泌物中粘附能力高于健康组和带菌组(P<0.05);白念珠菌在不含sIgA阴道分泌物中粘附能力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白念珠菌临床株和标准株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IgA对白念珠菌粘附VEC有抑制作用,sIgA水平的降低是CV发病的原因之一,与白念珠菌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多肽合成技术制备抗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HBF)γ链的抗体,探讨其用于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进行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针对胎儿血红蛋白的特异性抗原表位,选定第69~78位HbF-γ特异的11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为免疫原,将人工合成的胎儿血红蛋白γ链的多肽与载体蛋白(KLH)偶联,佐剂乳化后免疫羊,制备羊抗人胎儿血红蛋白的抗血清,经蛋白G纯化,HbF特异性抗体标记、识别、显微操作法富集32例孕周为22~39周的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引物延伸预扩增后,利用9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的复合扩增方法对富集的阳性细胞进行扩增,用于孕妇外周血中富集的HbF阳性细胞胎儿来源的遗传学鉴定.结果 经HbF多克隆抗体标记,32名孕妇外周血中均发现与HbF呈阳性反应的胎儿NRBC,并具有鲜明的形态学特征,光学显微镜下可见NRBC细胞质呈棕黄色,核浆比例较低,苏木素复染后胞核呈蓝色,明显区别于其他细胞,每份样本出现NRBC 0.6~1.8个/ml,共计183个,平均为1.3个/ml,经STR多态性基因位点鉴定,准确率为90.6%.结论 利用多肽合成技术制备的抗胎儿血红蛋白γ链的抗体能有效识别母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可应用于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宫颈癌组织进行HLA Ⅰ基因微卫星变异的分析与作图。方法 采用 8个位于HLA Ⅰ区域的微卫星多态性标记分析 30例宫颈癌活检标本微卫星变异的情况。结果 微卫星变异总的发生率为86 7% (2 6 / 30 ) ,微卫星位点C32 11的杂合性缺失频率最高 ,可达 5 0 0 % (15 / 30 ) ,并发现了一个微小缺失区域 ;位点D6S2 5 8的MSI频率最高 ,达 4 0 0 % (12 / 30 )。结论 HLA Ⅰ基因微卫星变异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位点C12 5~C32 11之间的微小缺失区域可能存在有宫颈癌相关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CPS4显色培养基在分离鉴定泌尿道病原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的中段尿细菌培养标本1074份,以CPS4显色培养基与传统方法分别进行分离鉴定,并比较鉴定结果。结果传统方法分离出病原菌46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29株(占49.4%),其次是肠球菌98株(占21.1%),检出复合菌株29例;用CPS4显色培养基分离出病原菌466株,检出复合菌株33例,与传统方法的分离培养性能基本一致,直接鉴定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变形杆菌及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群(KESC群)的符合率达97%以上,且直接鉴定的细菌数占泌尿系统病原菌85.3%。结论 CPS4显色培养基能简便、快速地分离鉴定临床常见的泌尿道病原菌,且混合菌感染的分离鉴定更优,有利于泌尿道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6.
HIV阳性者唾液sIgA与白色念珠菌黏附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HIV阳性者易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原因。方法:以HIV阳性者为研究对象,以HIV阴性者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者唾液中sIgA含量,用体外黏附方法测定其唾液中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和标准株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并观察唾液sIgA水平对白色念珠菌黏附颊黏膜上皮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HIV阳性者唾液sIgA水平明显低于HIV阴性者唾液sIgA水平(P<0.01);白色念珠菌黏附颊黏膜上皮细胞能力在HIV阳性组唾液中高于在HIV阴性者唾液中的能力(P<0.05);随着HIV阳性者唾液sIgA含量降低,白色念珠菌黏附能力明显增高,呈负相关(r=-0.971)。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和标准株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IV阳性者易感染白色念珠菌与唾液sIgA水平密切相关,唾液sIgA水平下降是HIV阳性者易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原因之一,与白色念珠菌菌株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心血管急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CRP)和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是反映全身或局部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可能参与ACS炎症进展、血栓形成及斑块破裂过程,与ACS和ACS的PCI术后死亡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准确、简便地鉴定临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方法根据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生物学特性,研制一种双相培养基,利用液相培养基颜色改变和固相培养基上菌落形态鉴定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结果用该方法检测2株标准支原体结果正确;检测156例临床泌尿生殖道标本中支原体与IST2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4%。结论运用双相培养基能提高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通过复合扩增Y染色体上的STR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及其应用在产前无创性亲子鉴定中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3例12-28孕周的孕妇外周血以及血浆,同时收集胎儿羊水标本以及可疑父亲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利用ABI Identifiler以及ABI Yfiler扩增系统复合扩增常染色体以及Y染色体上的STR位点,扩增产物经ABI 3130基因测序仪分析,用GeneMapper ID 3.2软件分析.结果:23例孕妇中,有16例孕妇经羊水Identifiler系统验证为男性胎儿,该16例孕男胎的孕妇血浆DNA的Y染色体STR位点扩增成功率100%,扩增出位点数目5-12个不等;并将其分型结果与羊水标本相比较,结果均一致;同时将其与可疑父亲的Y染色体STR位点分型结果相比较,在9例经ABI identifiler验证为非父子关系的案例中有8例可以成功排除其父子关系.结论:利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STR位点进行多位点复合扩增可以明显提高胎儿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同时将其应用于产前无创性亲子鉴定中,可用于亲缘关系的初步排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 Ⅰ类基因在宫颈癌中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的情况 ,并构建宫颈癌基因组在该区域的精细缺失图谱。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长度多态性 银染技术 ,对 3 0例宫颈癌活检标本进行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的检测。结果 在 3 0例宫颈癌活检组织中 ,有 2 3例( 76.7% )存在有 1个或多个位点的杂合性缺失 ,微卫星位点C3 2 11的杂合性缺失频率最高 ,可达5 0 % ( 15 /3 0 )。微卫星不稳定的发生率为 66.7% ( 2 0 /3 0 ) ,其中位点D6S2 5 8发生微卫星不稳定频率最高 ,达 40 % ( 12 /3 0 )。结论 人白细胞抗原 Ⅰ类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发现位点C12 5~C3 2 11之间是宫颈癌患者的一个最小的共同缺失区域 ,该区域可能存在有与宫颈癌相关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