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血液稀释疗法已应用于外科手术脑外伤和某些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了探讨血液稀释法对“高粘滞血症”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首先用动物实验进行血液稀释方法的安全限度的探讨,为临床治疗提出安全保证。一、实验方法 (一)动物:杂种狗32只,雌雄兼有,实验组26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中6只与对照组6只做配对对比),并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 (二)手术准备:在全麻下,分离出一侧股动脉,插管以备放血;分离出另侧股静脉、股动脉,分别与输液装置、水银检压计相连以备输液,测血压;分离出右侧颈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孔滤筛法测定了105例正常人(对照组)和164例高脂血症病人(高脂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DI],结果表明:正常人[DI]值,男性为0.97±0.19,女性为0.95±0.20;在高脂组 DI 值低于正常的阳性检出率为37.8%,这部分高脂血症病人的红细胞变形性比正常人显著降低(P<0.001)。其机制可能为高脂血症影响了红细胞膜上的胆固醇或胆固醇/磷脂(C/PL)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2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易发生血液流变性异常。异常者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有易形成血栓的趋势,其严重程度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巯甲丙脯酸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家兔26只,复制晚期失血性休克模型后,随机分为巯甲丙脯酸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巯甲丙脯酸1mg/kg及配合输液输血。治疗后1小时,平均动脉血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肾血流量(MRBF)均见明显回升,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肠系膜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善,治疗后3小时上述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5小时存活率为91.7%。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巯甲丙脯酸用于晚期失血性休克,可使微血管扩张,微循环灌注增加,回心血量增加,血压回升,具有良好的抗失血性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对350名正常人进行的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检测结果,测出正常平均值及标准差。其中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重量,男、女之间和各年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测定有关指标及采用正常值时,应考滤到仪器的型号,男、女之间,各年龄组之间与各项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血液粘滞性增高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病程中常可出现。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的流速和流态,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对防治血栓形成和减少并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探讨血液粘稠度增高时病理生理学变化和活血化淤、血液稀释等疗法对降低全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的疗效,本实验进行了“高粘滞血症”动物模型的复制。一、实验方法杂种狗35只,雌雄兼有,其中7只进行三天观察。在全麻下,分离出一侧股动脉与血压装置相连,以备测血压;分离出另一侧股静脉与输液装置相连,以备输入药物;分离出左侧颈总动脉与电磁血流量计相连测血流量,暴露左侧球结合膜,观察上  相似文献   
9.
10.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在血液换出稀释状态下,观察实验动物的脑及其它部分脏器的形态学改变,了解有无水肿及组织、细胞损伤的发生,为血液稀释疗法的安全性提供形态学依据,为稀释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和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根据。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分组: 1.血液换出稀释组(简称血稀组):杂种狗13只,雌雄兼有,在全麻下,从一侧股静脉输稀释液,另一侧股动脉放血。在维持正常血容量的情况下,放血与稀释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