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与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15只随机分成 3组 ,建立双侧颈动脉间置移植颈外静脉的动物模型。高剂量组每日喂食L 精氨酸 (L Arg) 2 5 0mg/kg ,低剂量组每日喂食L Arg 12 5mg/kg ;对照组不喂食L Arg ,持续 2周。检测血浆和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水平 ,移植血管iNOSmRNA表达。观察术后 3和 6周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结果  1.iNOS活性 :(1)血浆NO水平 :实验组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高剂量组血浆NO水平高于低剂量组 ;(2 )组织匀浆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 :实验组组织匀浆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3)组织匀浆iNOSmRNA表达 :术后 3周实验组iNOSmRNA表达 ,对照组无表达 ;术后 6周实验组iNOS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 ,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 2 .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学变化 :(1)SMA免疫组化染色 :实验组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厚度低于对照组 ;术后 6周低剂量组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厚度低于高剂量组 ;(2 )PCNA免疫组化染色 :术后 3周实验组平滑肌细胞增殖低于对照组 ;术后 6周低剂量组平滑肌细胞增殖低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结论 iNOS表达致体内NO水平增高可抑制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NO浓度与平滑肌细胞增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以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多见,腔内修补是通过封堵内膜裂口而达到治疗目的,但近端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位置成了制约手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被封堵引起的动脉缺血是手术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repair,EVR)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120例,其中行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术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管外膜损伤对静脉移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 1969年Favaloro[1] 首先报道自体大隐静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 (CABG)以来 ,大隐静脉已成为自体静脉移植物的首选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植物。但无论是CABG还是下肢动脉旁路术 ,其闭塞率均较高 ,1年内 15 %~ 3 0 %的移植物发生闭塞 ,10年内约 5 0 %的移植物发生闭塞。现已明确血管损伤是静脉移植物闭塞的主要原因 ,而血管外膜的损伤对静脉移植物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无创外科技术”获取静脉移植物也有了较大发展。一、静脉移植物闭塞的病理生理大隐静脉移植后 1个月内的早期失败率达 18%以上 ,1年内达 3 0 %以上 ,之后每年闭塞…  相似文献   
4.
王玉琦 《腹部外科》2008,21(4):198-199
敬爱的裘法祖教授不幸于2008年6月14日突然逝世,我和大家一样,悲痛无以言表,谨以2004年12月5日在裘法祖教授从医65周年和90华诞庆祝会上的发言表达对裘老的无限怀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pEVAR)中应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经验,并评估该缝合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完成的57例pEVAR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57例患者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即刻技术成功率为100%(57/57),手术平均时间(93.5±17.8)min。ProGlide共缝合106处股动脉入路,其中缝合20F~22 F血管鞘36例次,18 F以下血管鞘70例次。血管缝合器一次成功率88.7%(94/106),二次成功率91.5%(97/106)。缝合失败导致穿刺点出血5例,其中2例行手术探查止血,3例局部压迫并加压包扎止血;入路动脉闭塞4例,均行手术探查并重新缝合。术后蓝趾综合征(垃圾脚)6例,发生率5.7%(6/106)。围手术期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pEVAR术中使用Perclose ProGlide缝合器安全有效,加强术者经验并挑选合适患者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胸途径颈动脉重建术治疗大动脉炎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8例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本组均有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阻塞性病变并出现严重脑缺血症状。16例升主动脉、2例主动脉弓颈动脉旁路术。结果:术后死亡3例、移植血管阻塞2例;12例术后随访平均22个月,9例症状消失或改善,移植血管累积通畅率75%(9/12)。结论:胸外途径无法重建颈动脉血流时,经胸途径颈动脉重建术是治疗大动脉炎严重脑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及丹参酮组;后三组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制模前依那普利组予依那普利灌胃,丹参酮组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腹腔注射。术后10 d取各组肾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PCR法检测PDGF-D、HO-1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重于依那普利组及丹参酮组,PDGF-D表达量明显高于、HO-1表达量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及丹参酮组,P均<0.05;依那普利组与丹参酮组PDGF-D、HO-1蛋白及PDGF-D、HO-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DGF-D、上调HO-1的表达,抑制间质细胞增生、表型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球囊辅助下,使头静脉直径小于2mm的顺利的建立桡动静脉内瘘吻合术,使其能达到血透用的足够血流量.方法 尿毒症病人20例,头静脉外经均小于等于2mm,离断后近端用3F Fogarty扩张后使静脉直径扩大至3~4mm,再与桡动脉端端连续缝合.结果 所有病人的吻合口直径为3~4mm.血流畅.结论 1a以上内瘘畅通率6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ePTFE)膜压的方法研制一种新型的国产化人工血管内支架。方法 用0 .4mm镍钛合金丝单丝编织成自膨式血管内支架,用ePTFE拉伸成0 .0 3mm厚度的人工血管膜,分别检测其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最后采用膜压的方法来制作人工血管内支架。结果 研制的ePTFE人工血管各项物理性能指标相当突出,镍钛合金自膨式支架的理化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有关标准,它们的生物学性能也完全达标,两者经过膜压成功制作出人工血管内支架。结论 国内首次采用镍钛合金支架与ePTFE人工血管膜用膜压法制成新型的国产化人工血管内支架,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