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影响EB病毒相关性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死亡危险因素,以指导EBV-HLH患儿的治疗,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1999~2008年在本院收治的29例EBV-HLH患儿,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例中,死亡11例,病死率为37.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EBV-HLH死亡的因素包括年龄、肺部感染、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骨髓增生程度、C-反应蛋白(CRP)、采用噬血细胞综合征-2004(HLH-04)方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肺部感染、血清铁蛋白、年龄、采用HLH-04方案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采用HLH-04方案是死亡的保护因素,而年龄、肺部感染、血清铁蛋白升高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肺部感染、SF水平越高、年龄越小、未采用HLH-04方案的EBV-HLH患儿死亡的危险度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应考虑以上因素,确诊后尽快采用HLH-04方案治疗,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熊昊  范璟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2):117-118
目的 制备离体心脏灌流模型,观察急性牵张左室对离体心脏电生理的作用,揭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心脏机械电反馈中的作用.方法 45只大鼠分为3组:不牵张组、牵张组及牵张加链霉素组,每组15只.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的同时,将一自制乳胶球囊经左心耳置入左心室.急性膨胀球囊牵张左室,记录并分析实验各组心律失常的出现频率和种类.结果 牵张组可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而牵张加链霉素组仅出现室性早搏,且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链霉素作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阻断剂,能明显减少急性膨胀心室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提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急性膨胀心室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难点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璟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84-2285
目的针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难点进行针对性护理,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45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给予术前回流灌肠。结果45例患儿中,42例肠道准备满意,术中肠腔清洁,未见残渣;3例患儿病变肠管的位置较高,肠腔内可见少量残渣。结论针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难点进行护理,为术前准备奠定了良好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借助于多药联合化疗及划分危险度的个体化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治疗效果逐年改善,特别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5年长期生存希望超过80%[1]。但是化疗相关毒副作用仍然威胁白血病患儿的生存,例如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发生较为少见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性肠炎(neutropenic enterocolitis,NE)。NE既往也称为盲肠炎、坏死性肠病、回盲部综合症等,其病变可涉及全肠道,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的临床综合症[2]。儿童白血病患者化疗[3]  相似文献   
5.
对1523名在岗期间和339名上岗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部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提供参考.结果 显示,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血小板计数异常,染色体畸变、眼晶体异常检出率高于上岗前放射工作人员(P<0.05);1523名在岗放射工作人员中,男性眼晶状体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BR)增敏柔红霉素(DNR)诱导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P-ALLCs)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初诊初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骨髓标本12例,分离单个核细胞,按活细胞数2×10^5/m L接种于含20%小牛血清1640的96孔培养板,培养4 h后按照设定DNR 4个浓度和BBR 3个浓度单药及交叉联合应用方案加入不同体积的PBS稀释DNR和BBR储备液培养干预24 h,采用cell counting kit-8 assay(CCK-8)检测DNR和BBR单药作用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对P-ALLCs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DNR单药作用时抑制率为(11.56%±0.73%)59.60%±2.80%,随着DNR浓度的增加,P-ALLCs的增殖抑制逐渐增强,且后一浓度与前一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BR单药作用时抑制率为(12.39%±1.50%)39.75%±2.43%,随着BBR浓度的增加,P-ALLCs的增殖抑制逐渐增强,且后一浓度与前一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NR联合BBR时的抑制率为(18.43%±1.11%)89.96%±1.40%。在4个联合用药组中,随着BBR浓度的增加,对P-ALLCs的增殖抑制逐渐增强(P均<0.05),而且每一组中DNR联合BBR后的抑制率比DNR单药作用强(P均<0.05)。结论:DNR和BBR对儿童P-ALLCs均有细胞毒性作用并成浓度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时BBR可以增加P-ALLCs对DNR的敏感性,该作用与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单次大分割放疗在体外对树突状细胞(DC)激活T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细胞因子刺激下体外培养获得DC;分别在15Gy/1f和5Gy/3f条件下对HepG2细胞进行照射,通过离心获得肿瘤相关抗原;采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负载了这两种抗原的DC细胞表型HLA-DR、C...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性肠炎(NE)的护理经验。方法将6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NE的患儿置于洁净层流床或独立单人病房,实施保护性隔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干预,给予全静脉营养,强力抗感染、输入成分血、粒细胞刺激因子,加强肛周护理等。结果 6例患儿住院21~35d,NE症状基本消失、原发病完全缓解出院,继续后续化疗;随访至现在仍生存。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NE患儿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有利于缓解病情,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分析成都市3 869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检出情况,为其眼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收集2021年1月-12月在某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3 869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放射组,其中医学应用组727人,核燃料循环组3 142人,以本地区未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1 542人为对照,比较眼晶体混浊检出率,并分析放射组职业接触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年龄、性别构成、糖尿病既往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放射组与对照组晶状体混浊检出率,放射组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791,P<0.01)。放射组中男性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高于女性(χ2=67.437,P<0.01),且有随年龄、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χ2趋势=512.744、268.765,P<0.01)。核燃料循环组年龄大(≥50岁),工龄长(≥30年)的放射工作人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较医学应用组高(48.3%、46.3%)。核燃料循环组与医学应用组人员在接触射线种类、每日工作时数上均有差别。提示,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