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及对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基底节区HC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引流组(n=50)和显微手术组(n=48)。微创引流组行微创引流手术;显微镜手术组行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止血时间、甘露醇用量、血肿清除率、术后脑水肿体积及并发症、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后半年mRS评分。结果:微创引流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止血时间、甘露醇用量低于显微手术组(P<0.05),而两组的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7 d时两组患者颅内压均降低(P<0.05),GCS评分均升高(P<0.05)。微创引流组术后半年mRS评分分布优于显微手术组(Z=4.677,P=0.031)。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和开颅小骨显微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相当,但前者创伤小、并发症少,且预后较佳,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2.
范家权  杨先清  杨建业 《安徽医学》2011,32(8):1151-1152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去大骨瓣开颅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出血量50 ml以上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8例。结果 38例患者存活26例,死亡9例,放弃治疗3例。经3-6个月随访,按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11例,Ⅳ级4例,Ⅴ级1例。结论去大骨瓣开颅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鹿特丹(Rotterdam) CT评分联合颅内压检测在重症颅脑损伤(TBI)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重症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Rotterdam CT评分与术后3个月病死率与预后不良率的关系,并比较术后1、3、7 d时搏动指数(PI)和颅内压(ICP)变化情况,利用Spearman相关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otterdam CT评分、PI、ICP与预后的相关性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 80例患者中有32例(40.0%)预后良好,48例(60.0%)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患者入院后1、3、7 d时PI、ICP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 <0.05); Rotterdam CT评分4~6分之间患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与预后不良率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 GOS评分与PI、ICP、Rotterdam CT评分均呈负相关(r=-0.682、-0.658、-0.309,P <0.01); PI、ICP、Rotterdam CT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7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在CT定位引导下,依据壳核血肿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 27例患者出院25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7.4%,对27例患者随访2个月至1年,以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ADL 15例(20%),ADL 27例(28%),ADL 35例(20%),ADL 44例(16%),ADL 54例(16%).结论 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壳核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范家权  杨先清  刁凤宝 《安徽医学》2010,31(12):1484-1485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后早期行颅骨修补的可行性。方法对24例去骨瓣减压术后时间短于3个月的颅骨缺损患者行早期修补术,并于术后6个月对上述患者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局部脑挫伤、硬膜外血肿、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是可行的,时间不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人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采用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患者39例,其中微腺瘤13例,大腺瘤20例,巨大腺瘤6例。术后接受放疗2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51.3%),次全切除8例(20.5%),大部切除5例(12.8%),部分切除6例(15.4%)。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4例,脑脊液鼻漏合并颅内感染1例,双目失明1例。随访3个月~3a,视力视野改善31例,肿瘤复发5例。结论: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深部照明好、术野清晰、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疗效好,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涤痰利脑汤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00例HICH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术后予以尼莫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涤痰利脑汤,两组均联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并测定脑血管平均血流、脑血管平均流速、血管外周阻力等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氧簇(ROS)水平,且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管平均流量、脑血管平均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外周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ICAM-1、MMP-9、R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涤痰利脑汤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HICH患者微创术后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sICAM-1、MMP-9、ROS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2002年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排空术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术后再出血9例,其中丘脑5例(3例破入脑室),基底节区4例,有脑疝形成4例,均为发病12h内手术,再出血死亡计7例;颅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10例,2例死亡;应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5例,1例死亡。超早期手术、血肿部位、血肿破入脑室是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出院前共死亡10例,占13.2%,其中有脑疝形成者术后共计死亡7例(包括随访病例),占死亡人数的46.7%,脑疝、再出血、血肿部位、坠入性肺部感染、应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是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正确选择手术时机,防止再出血、坠入性肺部感染和应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有立体定向排空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报道已较普遍。我科自 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应用此项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2 5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性 18例 ,女性 7例 ,年龄 4 7~ 71岁 ,平均 61 7岁 ,高血压病史 8~ 30年。入院时GCS评分 :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7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在CT定位引导下,依据壳核血肿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27例患者出院25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7.4%,对27例患者随访2个月至1年,以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ADL15例(20%),ADL27例(28%),ADL35例(20%),ADL44例(16%),ADL54例(16%)。结论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壳核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