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临床资料我院1997~2001年共收治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10例(住院8例,门诊2例)。男8例,女2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38岁。用药最小量10mg,最大量60mg。发病最短者4小时,最长2天。均否认外界精神刺激,否认类似帕金森氏锥体外系疾病的家族史。所有病例均停用胃复安,除1例口服60mg者洗胃外,其余均及时对症治疗,症状很快消失,未留后遗症。2临床表现斜颈8例次:颈部强直固定2例次;伸舌困难,吐字不清6例次;两眼不自主向上凝视3例次;精神不安6例次;震颤3例次。3讨论胃复安又名灭吐灵,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院内科及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干预,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内科及儿科2010年7月—12月1 880份病例作为对照组(干预前),2011年7月—12月2 207份病例作为实验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各科室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12%,低于干预前的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5,P0.001)。除内分泌科、儿科、血液科外,其余各科室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0.05)。干预前后内分泌科、血液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不高(40%),符合卫生部相关要求。结论通过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综合干预,降低了该院内科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3.
结合糖尿病当前的辨证治疗现状,指出脾肾阳虚、阳气亏损是引发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病机,从而在阐明温肾健脾为本病治疗大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温肾健脾法治疗糖尿病的五大施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抗原的变异性强,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加强流感监测,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关键策略和措施之一。哨点医院是流感监测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质量是预防控制流感的关键。哨点医院加强监测质量的管理考核、督导检查,确保监测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5.
654-2辅佐治疗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宗慧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2):138-138
近年收治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12例,在常规治疗不满意或无效时,加用山莨菪碱(654-2)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咯大量泡沫样或粉红色痰,双肺满布湿罗音或哮鸣音,甚至休克。胸部X线检查,早期为间质性肺水肿或肺泡水肿表现。排除心源性肺水肿者。年龄20~56岁,男9例,女3例,其中感染3例,有机磷中毒3例,CO中毒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梗塞、肝癌各1例。病例选择均为经用氨茶碱、激素、抗生素等治疗12~24小时,仍未能缓解者。1.2治疗方法用5%~10%GS250ml加654-240~50mg静脉滴注,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2009年我院体检人群中符合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作为观察队列。于2009—2011年行第二次健康体检,观察其血压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纳入最终观察队列的高血压前期者为25 474例,第二次体检时有8 361例进展至高血压。男性与女性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35.3%、23.3%;基线血压水平在120~129/80~84 mmHg、130~139/85~89 mmHg范围内的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27.2%、43.8%;有和无危险因素的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34.3%、19.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依次是基线收缩压、腰围、年龄、体质指数(BMI)、性别(男性)、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述因素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展至高血压的RR(95%可信区间)分别为l.052(l.048~1.056)、1.009(1.006~1.013)、l.023(1.021~1.026)、1.063(1.052~1.074)、1.554(1.442~1.675)、1.036(1.029~1.043)、1.064(1.037~1.093)、1.043(1.024~1.062)、l.041(1.021~1.062)、1.035(1.000~1.072)。结论两年间有32.8%的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基线收缩压、腰围、年龄、BMI、性别(男性)、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