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荆防颗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及轻症治疗的推荐用药,本文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及活性检测,阐明其潜在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酶学方法测定荆防颗粒提取物对新型冠状病毒3-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 (3CLpro)、papain like protease (PLpro)、spike protein receptor-binding domain (S-RBD)及人cyclooxygenase-2 (COX-2)的抑制活性,利用氨水引咳小鼠模型测试其止咳作用;基于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对荆防颗粒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阐明其化学组成;采用酶学实验、分子对接、定点突变等方法测定荆防颗粒中抑制3CLpro、PLpro的主要活性成分并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荆防颗粒提取物对新型冠状病毒3CLpro、PLpro蛋白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COX-2抑制活性及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浅低温联合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 1,Mdivi-1)对大鼠海马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线粒体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组)、全脑IR组(IR组)、浅低温组(H组)、线粒体分裂抑制剂组(M组)和浅低温联合线粒体分裂抑制剂组(HM组),每组8只。采用经食管心脏起搏诱发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方法制备大鼠全脑IR损伤模型,即缺血4min,再灌注6h。Sham组不经历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其余操作与IR组一致;H组和HM组于再灌注即刻体表降温,15min之内将直肠温度降至32~34℃,自制变温箱维持6h,其余组维持正常体温;M组和HM组于再灌注即刻静脉注射Mdivi-1(1.2 mg/kg),其余组注射等容积二甲基亚砜(DMSO)。于再灌注6h处死大鼠取双侧海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发动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yt-C)蛋白含量,电镜下观察海马区椎体细胞中线粒体结构形态。结果 IR组、H组、M组和HM组Drp1和Cyt-C蛋白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H组、M组和HM组Drp1和Cyt-C蛋白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HM组Drp1和Cyt-C蛋白含量明显低于H组和M组(P0.05),H组和M组Cyt-C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m组线粒体呈短棒状,结构清晰完整,其他各组中可见不同程度的线粒体分裂,膜间隙肿胀,基质包含物沉积,空泡形成,嵴模糊或消失,HM组病变较轻。结论浅低温联合线粒体分裂抑制剂可以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损伤,联合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再生是近年来脑缺血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损伤部位的血管新生和血流增加是改善脑缺血损伤和促进神经修复的关键环节之一。脑缺血后血管再生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机制较为复杂,探索能有效促进脑缺血后血管再生影响因子,对于探讨血管再生的机制和寻求药物治疗靶点,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药对脑缺血的防治取得一定疗效,加强中医药促进脑缺血后血管再生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加强中医药新技术方法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方剂学理论体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医药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充实完善,最终形成较为完整的方剂学理论框架体系。论文以时间为纵轴,从秦汉时期、晋隋唐宋时期、宋金元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较为系统梳理了方剂学理论体系之萌芽与初步形成、发展与繁荣、成熟与完善与现代研究。并在方剂分类、治则治法与方剂组成结构理论;配伍理论与制剂剂型、剂型创新;方书编写、中西医汇通论方剂;用现代医药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方剂效应,开展方剂学文献和方剂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等研究做了详细阐述,力求为广大方剂学研究与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背景 建立稳定、可靠、可重复性高的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是研究心搏骤停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策略的重要基本条件. 目的 对鼠类全脑I/R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内容 介绍鼠类全脑I/R模型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 趋向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完善,更接近临床实际的模型应用逐渐增多,为心搏骤停后脑复苏的实验室研究提供更多方法学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Nrf2)/血红素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通路是否参与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减轻心搏骤停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及参与该效应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经食管电刺激法建立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模型,缺血时间4 min.1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20只)、心搏骤停模型组(CPR组,30只)、硫氢化钠(sodium hydrogen sulfide,NaHS)组(30只)、NaHS+溶剂[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照组(NaHS+DMSO组,30只)、NaHS+Nrf2抑制剂维甲酸(retinoic acid,RA)组(NaHS+RA组,30只).Sham组仅进行麻醉,经口气管插管,经股动静脉置管操作,其他4组均行电刺激诱发心搏骤停;NaHS组与NaHS+RA组于自主循环恢复即刻经股静脉注射NaHS(0.5 mg/kg),此后持续泵入NaHS(1.5 mg·kg-1,h-1)3 h;NaHS+RA组于实验前1周每天及复苏即刻腹腔注射RA 10 mg/kg;NaHS+DMSO组于实验前1周每天及复苏即刻腹腔给予等容量溶剂DMSO,CPR组于复苏即刻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复苏成功后连续观察7d,记录大鼠生存情况;于复苏后1、3、7d评价神经功能;于复苏后24 h检测脑含水量、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HO-1、BBB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变化.结果 大鼠的生存率、神经功能评分、Nrf2和HO-1表达及occludin表达量比较,NaHS组均高于CPR组(P<0.05),而NaHS+RA组低于NaHS组(P<0.05);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及MMP-9阳性细胞数比较,NaHS组显著低于CPR组(P<0.05),而NaHS+RA组较NaHS组增高(P<0.05).NaHS组与NaHS+DMSO组各项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2S可减轻心搏骤停大鼠BBB损伤,可能与H2S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MMP-9表达、减少Occludin蛋白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7.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在生理条件下,HMGB1参与核内DNA的转录、复制、修复、重组和核小体形成。在病理条件下,大量释放到细胞外的HMGB1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启动和维持炎症反应。HMGB1已被证实与脓毒症、创伤性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是大量存在于甘草的根和根茎中的一种天然三萜皂苷,具有多种药理功能。研究发现甘草酸作为天然的HMGB1抑制剂,通过与HMGB1结合进而阻断HMGB1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发挥抗炎活性。本文综述近年来甘草酸及其衍生物治疗HMGB1相关炎症性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为甘草酸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K5/6、Chk1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K5/6、Chk1的表达水平,分析与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K5/6、Chk1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CK5/6、Chk1表达阴性患者的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乳腺癌患者CK5/6、Chk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ROC曲线分析可知,CK5/6、Chk1诊断乳腺癌AUC分别是0.701,0.729,联合检测AUC为0.803。结论 CK5/6、Chk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且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吸入低浓度氧和纯氧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拟探究OPCABG患者术中的适宜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方法:选择 OPCABG患者100例,年龄48~78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7~33.9 kg/m2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 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system,ASA)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低浓度氧组(L组,n=49) 和纯氧组(H 组,n=51)。常规行丙泊酚、芬太尼联合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调节两组吸入氧浓度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分别为40%和100%,并维持到手术结束,术中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潮气量6~8 mL/kg,吸呼比1∶2,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持续泵注丙泊酚、右美托咪啶及顺式阿曲库铵,间断推注芬太尼,维持术中脑电双频指数 (bispectral index,BIS)值40~60。分别于术前1 d(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第1天(T4)及术后第3天(T5)采患者上肢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及血清脑利钠肽前体(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oBNP)的浓度,并于各时间点行经胸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或经食道心脏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 cardiography,TEE)检查,采用Simpson法测量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心输出量(cardiac out- put,CO),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与T1相比,L组和H组在T3~T5时,血清CK-MB浓度升高,在 T2~T5时,血清proBNP浓度升高;与L组相比,H组T3~T5时CK-MB浓度升高,T2~T5时proBNP浓度升高(P<0.05);与T1相比,L组和 H组T2时,LVEF值和CO值下降,L组T4~T5时,LVEF值和CO值升高,H组T5时,LVEF值和CO值升高;与L组相比,H组T4~T5时 LVEF值和CO值下降(P<0.05);与L组相比,H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0.05),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G患者术中持续吸入40%浓度氧,有助于减轻术后3 d内心肌损伤并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初诊UC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Truelove-Witts标准进一步分为轻度UC组(36例)、中度UC组(25例)、重度UC组(19例);同时选择同期8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UC患者NLR和PLT,分析NLR、PLT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应用ROC曲线分析NLR、PLT及两者联合判断UC病情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体NLR、P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UC组患者NLR均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UC组患者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UC组患者PLT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UC组患者PLT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UC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PLT与UC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T单独及两者联合判断UC病情,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