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术1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外侧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8月对病灶位于左肝外侧叶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腹腔镜下应用电刀或超声刀、线性切割器等切除左肝外侧叶。结果15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5—120ra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80ml。肿瘤全部完整切除,无破裂,完整取出标本的边界距肿瘤切缘1cm以上,术后病理证实切端未见癌细胞侵犯。术后无出血及胆漏,术后腹腔引流管3—4d。术后住院3—5d。12例肝癌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12.5月,未见肝内复发及手术切口肿瘤种植,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33例原发性肺癌病人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提示:肺癌病人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明显有别于正常人,主要表现为T_H细胞降低和T_S细胞升高以及T_H/T_S比值明显倒置。短期观察结果表明,肺癌病人外周血中T_S细胞持续升高和T_H/T_S比值持续降低者,预后不良。临床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及它们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宿主抗肿瘤免疫功能状态、病情发展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番泻叶泡水代茶饮治疗骨折后卧床引起的腹胀、便秘、食欲不振28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L-OHP联合5-Fu和CF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书红  庄英帜  张辉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5):523-524,529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3例晚期大肠癌采用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点滴2h,第1天;甲酰四氢叶酸钙200mg/m^2静脉点滴2h,第1~5天;5-氟脲嘧啶400mg/m^2静脉点滴8h以上,第1~5天。结果全组CR 1例,PR 20例,总有效率为48.8%(21/4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反应,Ⅲ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1.6%(5/43),其它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对晚期大肠癌有明显疗效,多数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6.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通常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手术只适用于T1N0、T2N0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而对有淋巴结转移病例的手术治疗仍应谨慎[1].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术后是否需放疗?何种情况下需放疗?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991年10月至2006年10月手术治疗后可分析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45例,初步探讨其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高危因素及术后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罗格列酮增强顺铂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增殖作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RSG)的体外化疗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MTT法测定药物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吖啶橙 /溴化乙啶 (AO/EB)荧光双染,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药物处理前后PPARγ,Bcl 2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RSG(1 25, 2 5μmol·L-1 )分别与CDDP合用,可增加CDDP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 (q> 1 )。RSG(1 25μmol·L-1 )可增强CDDP诱导A549细胞凋亡作用。RSG(1 25μmol·L-1 )处理后,A549细胞的PPARγ蛋白核内表达上调,Bcl 2蛋白表达下调, (P<0 01)。结论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配体罗格列酮能增强顺铂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作用。PPARγ蛋白核内表达上调,Bcl 2蛋白表达下调在罗格列酮对A549细胞体外化疗增敏作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RSG)的体外化疗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MTT法测定药物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吖啶橙 /溴化乙啶 (AO/EB)荧光双染,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药物处理前后PPARγ,Bcl 2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RSG(1 2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周病采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780例牙周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硝唑片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相关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接受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有助于其牙周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外骨肉瘤(extraskeletal osteosarcoma,ESOS)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9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诊治的10例ESOS,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病理学检测,并电话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女性和7例男性,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60岁),肿块大小5.5~17.5 cm(平均11.0 cm)。低倍镜下,肿瘤呈结节状、片状、分叶状,肿瘤由梭形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软骨样组织构成,三者比例多少不等,并相互移行,其中见异型性梭形细胞直接产生骨样组织。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呈SATB2部分阳性(9/9),α-平滑肌肌动蛋白(4/10)和上皮细胞膜抗原(1/10)灶性阳性,Ki-67阳性指数10%~50%,结蛋白、CD68、S-100蛋白、SOX10、HMB45、CD117、DOG1、CD34、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GATA3及PAX8均阴性。分子病理检测:未检测到MDM2/CDK4基因扩增信号(0/6);未见SSX18基因分离信号(0/5);未检测到C-KIT和PDGFR-α突变信号(0/3)。结论ESOS属于骨外成骨性肿瘤,诊断需临床、影像、病理学相结合,必要时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检测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与p75NT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构建CHPS大鼠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0.9%Na Cl,尾静脉注射。实验组予以20 mg·kg^(-1)·d^(-1)L-NAME,尾静脉注射。2组均从妊娠第2天开始给药至第21天。用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测量幽门肌层厚度;用定量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组织中的NGF及其受体TrkA与p75NTR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幽门组织中的NGF及其受体TrkA与p75NT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肌层厚度分别为(0.51±0.11)和(0.29±0.09)mm,NGF mRNA分别为(2.51±0.39)和(1.01±0.02),TrkA mRNA分别为(0.48±0.22)和(1.02±0.01),p75NTR mRNA分别为(0.52±0.25)和(1.01±0.01),NGF蛋白分别为(0.43±0.05)和(0.23±0.04),TrkA蛋白分别为(0.21±0.14)和(0.53±0.16),p75NTR蛋白分别为(0.22±0.19)和(0.71±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幽门组织中NGF、TrkA与p75NTR表达的变化可能与CHPS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