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方案在口腔上颌窦瘘修复中的应用疗效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3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1例口腔上颌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瘘孔的大小及边缘炎症情况、上颌窦内炎症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修复方法:对瘘孔直径7 mm的17例患者,采用双层组织瓣重叠修复:用龈粘骨膜瓣翻转缝合封闭瘘孔作为内层衬里,适度降低牙槽嵴后,用游离松解的颊、腭侧粘骨膜瓣覆盖于龈粘骨膜瓣上作为表层间断缝合。对瘘孔直径7~25 mm的9例患者,采用三层组织瓣重叠修复,即在双层组织瓣间夹用带血管蒂颊脂垫组织瓣。对瘘孔直径25 mm以上的5例患者,采用带血管蒂的全腭瓣或额瓣旋转覆盖瘘孔缝合修复。对患侧并发严重上颌窦炎的9例患者采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开放、病灶清除引流术后再修复口腔上颌窦瘘孔。结果术后72 h去除口腔反包扎碘仿油纱后见切口边缘有白色假膜,术后第12 d拆除表层缝线切口无裂开。本组3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采用双层组织瓣重叠修复法的1例小瘘孔患者复发,3个月后再手术行三层组织瓣重叠修复治愈;1例采用带血管蒂额瓣修复瘘孔的患者因皮瓣远端与软腭交界处缝合时有张力致术后缝线局部脱落,经碘仿砂条换药治愈;其余病例均一次性修复治愈。术中结合鼻窦内窥镜术的9例患者上颌窦炎均治愈。结论口腔上颌窦瘘的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选用相应的手术修复方法,可提高临床一次性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因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或外伤至面、颊、舌部分缺损,需行Ⅰ期重建修复手术,改善功能、恢复外观。修复这些部位的缺损临床上常采用带血管蒂的胸大肌皮瓣、下斜方肌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及额瓣等转移修复。笔者自2001年3月~2004年4月采用带颞浅动、静脉血管蒂的全层额肌皮瓣转移修复5例,其中Ⅰ期存活4例,1例表层缺血坏死后经换药瘢痕愈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手术径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经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入路,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0例;额窦巨大囊肿4例;额窦骨瘤2例;额部良性肿块2例,分析、观察总结此切口的优缺点。结果28例疗效满意,所有切口均I期愈合,无面部切口瘢痕遗留、术后面神经瘫痪、脑膜撕裂脑脊液漏出现。结论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手术入路,在颅脑及颌面外科经常使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应用此切口,术野显露充分,对比颜面部中上份一些传统入路难以操作的手术更方便,更能提高手术质量。直视下的手术能避免在该区域手术操作中的面神经损伤脑膜损伤脑脊液鼻漏的并发症,同时也隐藏了颜面部的手术切口瘢痕达到术后面部美观之功效。该切口是面中上份手术切口径路的理想选择,值得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鼻腔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自2001年3月--2002年11月收治的鼻腔恶性带巴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为NK/T淋巴瘤,占本组的83.3%,T系淋巴母细胞瘤1例,尚不能分型的1例;误诊误治者10例占本组的83.3%,总共病理检查20例次,病理误诊8次,占本组40%,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够是误诊的一个原因;要确诊本病依赖于免疫组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16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58)和对照组( n=58)。实验组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剥离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进食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出血情况及悬雍垂水肿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正常饮食时间更早(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1d、3d、5d、7d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悬雍垂水肿发生率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原发性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止血方便、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但患者术后出血及悬雍垂水肿发生机会有所增加,应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肋、髂骨移植在下颌骨节段截除术后Ⅰ期重建中的效果。方法 2004-2012年为16例因骨良性病变导致下颌骨严重破坏者行下颌骨节段截除术后缺损,取自体肋、髂骨游离移植Ⅰ期重建。结果 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24个月,远期并发瘘道及植骨坏死各1例,颌面下份外观及咬合咀嚼功能基本满意,对半侧下颌骨缺损修复病例相对略差但能维持颜面轮廓及进食。结论 非血管化肋、髂骨游离移植在下颌骨节段截除术后Ⅰ期重建中手术操作简单,无需血管吻合技术,只要选择好病例适应证、注意手术技巧即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仍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在外观及咬合恢复方面,髂骨移植优于肋骨,骨缺损范围大者略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手术径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经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入路,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0例;额窦巨大囊肿4例;额窦骨瘤2例;额部良性肿块2例,分析、观察总结此切口的优缺点。结果 28例疗效满意,所有切口均Ι期愈合,无面部切口瘢痕遗留、术后面神经瘫痪、脑膜撕裂脑脊液漏出现。结论 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手术入路,在颅脑及颌面外科经常使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应用此切口,术野显露充分,对比颜面部中上份一些传统入路难以操作的手术更方便,更能提高手术质量。直视下的手术能避免在该区域手术操作中的面神经损伤脑膜损伤脑脊液鼻漏的并发症,同时也隐藏了颜面部的手术切口瘢痕达到术后面部美观之功效。该切口是面中上份手术切口径路的理想选择,值得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侧弥漫型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新术式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20例患者一期在全麻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行单侧声带良性病变切除+对侧声带中后4/5病变范围切除,二期一般在术后1个月局麻下行对侧声带残余病损切除.术后随访患者主观症状、电子喉镜检查.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声嘶、呼吸急促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6个月复查电子喉镜均未见病灶复发,前联合未见粘连.结论 对于双侧弥漫型声带病变,尤其是病变范围波及双侧声带前中份及前联合,此术式既能充分切除病灶,又能有效避免声带粘连引起的声嘶及呼吸急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口吹气取鼻腔异物的临床实践,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5月诊治的125 例儿童鼻腔异物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经口吹气组45例患者中有6例患儿异形硬质异物、瓜子未取出(后通过其他有创方式取出),其余异物均顺利取出,无一例患儿出现鼻黏膜出血、鼻腔损伤及异物后坠等风险;使用鼻腔异物钩、枪状镊等器械组85例患者中1例患儿在取异物过程中发生异物后坠,后经检查坠入支气管内经全麻手术取出;5例患儿鼻腔表面麻醉后仍不能配合,后改为全麻下取出。由于患儿配合情况不同,出现不同程度鼻黏膜损伤致鼻腔少量出血者7例,鼻出血较严重经压迫止血者1例。 结论 经口吹气是针对婴幼儿的一种简单、有效、无损伤的取鼻腔异物方法,尤其是对表面光滑、无明显棱角的异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