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12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外固定支架去除时间为术后4个月~11个月;术后并发症分别为骨折延迟愈合3例、针孔感染2例,无严重的关节功能恢复不良、钢针松动、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外固定支架用于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食管癌伴发甲状腺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从活检库中筛选同时进行食管癌根治术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病例,并观察食管癌伴发甲状腺病变的情况。结果 5 15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同时切除部分甲状腺病变者47例,病理结果示,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甲状腺腺瘤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甲状腺鳞癌2例。2例甲状腺鳞癌均为食管胸上段鳞癌伴发,并且分别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均为食管胸中段癌伴发。不同部位食管癌合并甲状腺病变的概率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上段食管癌伴发甲状腺鳞癌概率高于胸中段和胸下段食管癌(P<0.05)。结论食管癌发生甲状腺转移罕见,甲状腺慢性疾病的基础可能是导致转移性鳞癌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含有RU486诱导系统的IL-2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含有RU486诱导系统的小鼠白细胞介素2 (IL-2) 基因表达质粒,研究RU486系统对IL-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Cla Ⅰ处理含有RU486诱导系统的质粒pRS17和编码IL-2基因的质粒pUC57-IL-2,将IL-2基因插入到pRS17构建pRS-IL-2;通过PCR及限制性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体外转染SMMC-772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RU486进行处理;将重组质粒通过水流动力学注射法注射到小鼠体内,腹腔注射RU486进行诱导;通过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及血清中IL-2基因的表达。结果: 重组质粒pRS-IL-2经过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PCR分析,显示了预期的片段。细胞在1×10-8 mol?L-1的RU486诱导下,IL-2表达水平最高,是无RU486组的1.95倍(P<0.001)。注射质粒后,接受RU486诱导的小鼠血清中IL-2水平较诱导前升高320倍,而未接受RU486的小鼠血清未检测到IL-2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RU486诱导系统的IL-2基因表达质粒,IL-2基因的表达依赖于诱导剂RU486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胸膜活检标本,分析8例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7.75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胸水、胸闷、气短、咳嗽等,影像学CT示胸膜不均匀增厚.镜下形态:瘤细胞呈上皮样,因其分化程度的不同,在组织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表现为腺管状、乳头状或实性排列.免疫组化显示AE1/AE3(8/8)、Vimentin(8/8)、Calretinin(CR)(8/8)、CK5/6(7/8)、CK7(4/8)为阳性,TTF-1全部阴性.结论 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的确诊需结合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且需与胸膜原发或转移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EGFR、CK5/6的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TNBC的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FR、CK5/6的表达情况,并统计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结果 135例TNBC中,106例(78.5%)表达EGFR和/或CK5/6,二者的单独表达率分别为68.9%、53.3%.二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与Ki6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NBC中EGFR、CK5/6的表达率较高,EGFR、CK5/6的表达与Ki67表达有关,二者可能与TNBC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MM)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提高其早期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 38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肿瘤发生于全身多处部位,以四肢皮肤多见;免疫组化结果及阳性率显示:vimentin、Melan-A、S-100、HMB45阳性率分别为100.0%(28/28)、95.0%(19/20)、89.5%(17/19)、85.0%(17/20),AE1/AE3全部为阴性,ki-67全部为阳性。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病较隐匿,发病部位较广泛,病理组织结构复杂多样,极易误诊;免疫组化抗体中HMB45、Melan-A、S-100具有重要诊断意义,vimentin、AE1/AE3、LCA、ki-67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的现状进行综述 ,着重分析目前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