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苑玉环  戴如飞  蔡军  李晓明  阎超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811-1813,i0002
目的 探讨胶质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在胶质瘤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胶质瘤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 40例胶质瘤标本分为Ⅰ级8例、Ⅱ10例、Ⅲ级13例、Ⅳ级9例,RT-PCR检测PTTG及P27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TTG、P27及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结果 PTTGmRNA在Ⅰ~Ⅳ级的表达分别为(0.907±0.065)、(1.109±0.083)、(1.312±0.089)、(1.499±0.2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27mRNA在Ⅰ~Ⅳ级的表达分别为(1.308±0.117)、(1.105±0.200)、(0.826±0.163)、(0.610±0.0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TTG蛋白及CDK4蛋白表达均随肿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加,两者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27蛋白表达随肿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G与CDK4蛋白表达之间里正相关(P<0.01),与P27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1),P27蛋白与CDK4蛋白表达之间星负相关(P<0.01).结论 PTTG、P27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异常表达有细胞周期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其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年2月~2005年5月该院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形成机制及诱发因素,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弥漫性脑肿胀、术中迟发性血肿、失血性休克、长时间脑疝、缺血缺氧、严重脑挫裂伤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早期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彻底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缓慢降低颅内压、过度换气、适当控制血压等为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的病因,及时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可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远红外线体表照射全身高热治疗(全身热疗)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动态变化。方法40例ASAⅡ~Ⅲ级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择期行全身热疗患者,以热疗前cTnI≥0.3μg/L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于热疗前、麻醉诱导后、出热疗舱和热疗后6 h对2组患者进行血清cTnI的动态检测,记录围全身热疗期心电改变和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出热疗舱及热疗后6 h的cTnI均显著高于热疗前(P<0.05或P<0.01);阳性组出热疗舱及热疗后6 h时点的cTnI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全身热疗后心电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亦高于阴性组。结论全身热疗前cTnI升高对评价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危险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身热疗成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之一.该治疗方法是应用各种物理加热方法,使患者的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利用生物热效应及继发效应选择性杀死癌细胞及控制癌细胞广泛转移;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全身热化疗方法也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自2003年至今应用红外线体表照射全身热疗治疗恶性肿瘤112例,其围术期的护理有其特殊性,现将其治疗期间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外线体表照射全身高热对心、脑的影响。方法采用国产ET—SPACE—Ⅱ剖红外线体表照射系统。择期热疗患者16例,ASA分级Ⅱ~Ⅲ级,麻醉诱导后放置温度探头,分别在加温前、加温到41.8℃、维持41.8℃60min、复温至38℃及停机后24h等5个时间点采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与升温前比较.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从加温40℃一直到复温38℃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氧摄取率(ERQ)在温度升高至40℃时明显下降,一直到复温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S-100蛋白β(S—100β)在升温4JD℃时明显上升,一直到复温38℃,差异显著(P〈0.01);肌酸激酶间功酶(PKC—MB)和肌红蛋白(MyO)从41.8℃开始升高,一直到术后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巾升温前基本均无肌钙蛋白Ⅰ(cTnⅠ),从升温至41.8℃起开始出现cTnⅠ,至复温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无明显临床心肌损害症状。结论全身麻醉下红外线体表照射全身热疗对心脑组织无显著器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肿瘤病人行远红外线体表照射可控性全身高热治疗(热疗)前后病人的氧耗量和呼吸氧价(OCB)的变化以及常用各种辅助通气方式对OCB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热疗病人,热疗前没有慢性肺部疾病病人10例为非肺病组,有慢性肺部病史的病人10例为肺病组,于热疗前和热疗后3h用代谢监测仪分别对病人进行代谢测定,比较病人热疗前后VO2变化和热疗后两组病人在自主呼吸、CPAP和PSV等通气方式下的OCB。结果:非肺病组和肺病组病人热疗前后VO2有明显的改变,热疗后EE明显高于热疗前,特别是肺病组;非肺病组病人热疗后OCB为9.2%±3.5%,而肺病组病人热疗后OCB为15.4%±7.7%。CPAP可使非肺病组和肺病组病人OCB分别下降1.3%±1.2%(P<0.05)和3.4%±2.9%(P<0.05),SIMV不能降低非肺病组和肺病组病人热疗后OCB(P>0.05),PSV不能使非肺病组病人OCB降低(P>0.05),但可使肺病组病人的OCB下降6.3%±4.6%(P<0.05)。结论:热疗后病人VO2明显高于热疗前,肺病病人更明显;热疗后非肺病和肺病病人自主呼吸下OCB均增高,而PSV和CPAP可明显降低OCB,SIMV不能降低热疗后病人OCB。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远红外线体表照射全身高热治疗(全身热疗)时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动态变化。方法40例ASAⅡ-Ⅲ级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择期行全身热疗患者,以热疗前cTnl≥0.3μg/L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于热疗前、麻醉诱导后、出热疗舱和热疗后6h对2组患者进行血清cTnI的动态检测,记录围全身热疗期心电改变和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出热疗舱及热疗后6h的cTnI均显著高于热疗前(P〈0.05或P〈0.01);阳性组出热疗舱及热疗后6h时点的cTnI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全身热疗后心电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亦高于阴性组。结论全身热疗前cTnI升高对评价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危险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