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SA)时血流动力学情况,本文应用左右心功能同步检测仪检测RSA 50例,探讨RSA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10月门诊及住院呈患儿常规心电图检查实证为RSA 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7~15岁.先测量身高、体重,嘱安静休息5min后,测量血压3次,取平均值.受检者取仰卧位,手臂自然伸直,手心朝上,置于身体两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400例不同年龄段AIDS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①AIDS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比较:46~50岁组高于11~15岁组(P=0.008)、21~25岁组(P=0.041)、31~35岁组(P=0.022)、41~45岁组(P=0.001)、51~55岁组(P=0.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率:46~50岁组高于31~35岁组(U=2.44)、36~40岁组(U=2.18)和41~45岁组(U=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左房室肥大发生率:11~15岁组小于46~50岁组(U=2.53)、56~60岁组(U=1.97)、60岁以上组(U=2.94),>60岁组大于36~40岁组(U=2.22)、41~45岁组(U=2.48)和51~55岁组(U=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AIDS患者均可出现心电图异常,但与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胎儿心电图诊断胎儿早搏1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采用科美思集团正通电子公司生产的D型FECG仪检测胎儿心电图(FECG)1300例,并对其中早搏儿出生后应用日本产6511型心电图机检测新生儿心电图。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部疾病与心肌复极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0例无心脏病史的脑部疾病患者,分别对发病时与缓解后心电图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脑部疾病患者可引起心电图复极异常占73.6%。结论脑部疾病与心肌复极异常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正>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07-11至2009-09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和商丘市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484例,男性291例,女性193例,年龄12~77岁,平均(40±5)岁。484例患者均由疾病控制机构确诊,大部分有有偿献血史和输血史,少数有性伴侣史。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六组:组1: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6.
张强  乔鹏  杨丽红  苑帅 《山东医药》2011,51(1):56-56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但不少心电图上的P波往往不易甚至无法辨认,从而给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造成困难。目前食管心电图以高大P波的优势,成为心律失常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工具之一;然而食管调搏技术要求有一定的器械和操作人员,在基层医院开展造成困难。作者通过同步记录100例患者食管导联、腹臂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并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搏发生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经同步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房性早搏(48例)及室性早搏(51例)的患者,检测心功能,并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对早搏桡动脉图计算积分面积.结果 在早搏提前率相同的情况下,左房与右房早搏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与右室早搏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早搏的发生部位无关,室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早搏的发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胎儿心电图(FECG)首次用于临床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但作为产前常规检查项目,国内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心电图改变与血清蛋白定量检查的关系。[方法]按白蛋白、球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对401例艾滋病病人分组,对各组病人的心电图作出诊断,分析其心电图改变与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定量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组和白蛋白、球蛋白均减少组艾滋病病人心电图快心律失常发生率﹥血清蛋白正常组和球蛋白增加组,白蛋白减少组艾滋病病人心电图快心律失常发生率﹥球蛋白增加组(P﹤0.05)。[结论]艾滋病病人白蛋白减少是其心电图出现快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观察润滑止痛胶对经食管心房调搏插管及调搏反应的作用。采用常用法及润滑止痛胶法对 5 4 8例确有或疑有病窦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治疗。结果 :①润滑止痛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 ,便于食管电极导管插入食管。②润滑止痛胶有麻醉作用 ,可减少检查时插管和调搏反应。③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 ,润滑止痛胶法组 2 0 .5± 4 .0V低于常用法组 2 3.1± 4 .0V(P <0 .0 5 )。④调搏过程中若出现灼痛、刺痛、撞击等不适反应 ,经口吞咽 0 .5~ 1.0g润滑止痛胶后 ,可使不适反应减轻或消除。⑤润滑止痛胶系一次性无菌制剂 ,可避免交叉感染。结论 :应用润滑止痛胶法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治疗 ,方法简便 ,可减轻检查的不良反应 ,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