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作为辅助工具在学术同行评议中的创新应用,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国内外AI辅助学术同行评议的应用实践;其次按功能对其进行分类,并阐述其主要支撑算法;最后展望AI在学术同行评议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结果】 国内方面,AI推荐审稿人功能被应用于基金评审,但AI学术影响力预测功能尚停留在研发阶段;国外方面,除学术不端检测功能外,其他功能的应用均处于起步阶段。按功能不同,AI辅助同行评议可分为投稿审查、审稿人推荐和学术影响力预测3类。其未来发展方向为:评议流程和文本结构的标准化、智能算法的通用化、评议专家库和已发表学术论文数据库的集成化;最终AI将发挥评议主体功能。【结论】 科研机构与学术期刊应积极参与全文文献数据库与全球审稿人数据库等相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AI在学术同行评议中的应用,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肺心病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心病死亡原因,方法:①选取1977~1997年住入我院的肺心病患者,随访5年期间死亡43例及存活33例得患者进行首诊各项检测对比。②对并发消化道出血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前24~72h行血流动力学及氧合状态监测。结果:①直接死亡的43例患者主要原因为消化道出血15例(34.9%),感染性休克11例(25.6%)。②死亡年限愈短,MPAP愈高,CI、DO2、PaO2愈低。③死亡的43例患者临终前均有酸碱平衡紊乱及心电图改变,25例(58.13%)痰菌培养出致病菌57株。④肺心病感染性休克死亡前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MPAPP、CI、DO2、均增高,分别为(31.8±81)mmHg、(4.1±0.9)L·min-1·m-2、(555.7±98.1)ml·min-1·m-2,但CaO2-CvO2明显降低为(3.2±0.4)ml·dl-1。结论:①机械通气虽然可降低肺性脑病的病死率,但肺心病死亡率仍高,其直接死亡原因以消化道出血及感染性休克为主。②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缺氧除气流受限外,组织的氧利用及摄取障碍亦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K4、p16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CDK4和p1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分别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在喉鳞状细胞癌中CDK4、p16的表达率分别为63.3%、46.7%,在癌旁组织中CDK4、p16的表达率分别为25%、90%。CDK4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p16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CDK4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rs=-0.786,P<0.05)。结论:p16的低表达和CDK4的高表达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p16的低表达可能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苏磊  朱宪军  王向勃 《山东医药》2007,47(36):85-86
28例大肠癌患者联合应用草酸铂(L-OHP)130mg/m^2静滴2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静滴2h[在氟尿嘧啶(5-Fu)之前用,第1~5天],5-FU400mg/m^2。静滴6~8h(第1~5天)治疗,21d为一周期。至少完成3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CR1例,PR9例,SD12例,PD6例,总有效率35.7%。主要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毒性,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多为Ⅰ~Ⅱ度,不良反应较轻,停药后均可恢复。认为L—OHP联合CF、5-Fu治疗晚期大肠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低,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HLA-DR+/CD14+)对老年创伤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HLA-DR+/CD14+、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为入科第一天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HLA-DR+/CD14+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APACHE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HLA-DR+/CD14+、PCT、CRP、APACHEⅡ评分对老年创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27.38±8.68)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7.49±6.25,P=0.000),HLA-DR+/CD14+(37.70%±13.96%)明显低于存活患者(59.80%±18.02%,P=0.000).创伤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26.16±8.44)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17.90±7.04,P=0.000);HLA-DR+/CD14+(38.61%±14.48%)则明显低于非脓毒症患者(59.79%±18.17%,P=0.000);PCT(34.45±68.29)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4.25±8.26,P=0.003);CRP(129.88±103.25)亦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76.04±73.48,P=0.01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LA-DR+/CD 14+与ICU停留时间呈负相关(r=-0.304,P=0.008),与总住院时间无相关性(r=0.188,P=0.10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559,P=0.000).HLA-DR+/CD 14+对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预测的AUC为0.807(SE=0.051,95%CI0.706~0.907,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4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和60.0%.PCT对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预测的AUC=0.714(SE=0.063,95%CI 0.591~0.837,P=0.003),最适诊断界点为1.01n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0%和65.0%.HLA-DR+/CD 14+预后预测的AUC =0.813 (SE=0.049,95%CI0.716~0.910,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36.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1%和50.0%.APACHEⅡ评分对老年创伤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的AUC=0.825(SE=0.052,95%CI 0.724~0.926,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2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和65.0%.结论 老年创伤患者外周血HLA-DR+/CD 14+低提示其潜在的免疫功能低下,可作为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和预后不良的理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暑与横纹肌溶解及脓毒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伟梁  张涛  苏磊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738-1739
中暑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更新换代过多的特征的疾病,中暑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率约为25%,并常常继发脓毒症,进而加重中暑症状,但中暑与横纹肌溶解症的关系及横纹肌溶解症进一步导致脓毒症的 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中暑与横纹肌溶解症及脓毒症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评估甲状腺全切除术在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2例,常规口服复方碘溶液行围手术期准备,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双侧喉返神经加以保护,同时仔细游离保护甲状旁腺,必要时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总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32例患者均为女性,甲亢术后复发时间1~7年,平均3.2年;均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手术时间75~150 min;术中出血60~650 ml,均未输血;32例患者均能顺利显露保护喉返神经,1例术中发现1枚甲状旁腺与甲状腺一并切除,予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术后无喉返神经损伤患者,2例有一过性低钙症状。结论:在熟悉解剖、熟练掌握相关手术技巧的基础上,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安全可行,并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核岗子κB(NF—κB)结合活性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MEC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NAC对HPMEC增殖活化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NAC(1mmol/L)处理1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0ng/mL)处理1h。NAC+TNF-α联合处理。凝胶电泳移动抑制实验检测HPMECNF—κB的结合活性;免疫蛋白质印迹检测相应的HPMEC胞质内NF—κB抑制蛋白(IKB—α)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观察HPMECNF—κB表达的核内转移;激光共聚焦检测NAC对HPMEC中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NAC对HPMEC的增殖活化有明显抑制作用,NAC+TNF-α联合处理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TNF-α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F—α刺激后具有诱导HPMECNF—κB结合活性.且IKB-α表达明显减弱,NAC处理组IKB-α表达高于TNF—α处理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处理1h后.HPMECNF—κB的主要表达从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内;NAC预处理后联合TNF—α刺激,HPMECNF—κB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出现核内转移极少。HPMEC经TNF-α处理后细胞内COX-2表达明显高于NAC+TNF—α联合处理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AC+TNF-α联合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可抑制HPMEC增殖活化;NAC可抑制HPMECNF—κB结合活性、减少核内转移发生和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童华生  唐柚青  苏磊 《广东医学》2011,32(15):2066-2068
生理状态下肝脏对于肠源性内毒素提供第二水平保护,库普弗细胞(kupfer cell,KC)是这种保护作用的重要细胞基础.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为重症中暑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重症中暑病理生理过程中,胃肠和肝脏常为重症中暑首发打击脏器,使机体肠源性内毒素清除双重屏障破坏,形成肠肝轴保护功能障碍,综合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产生.在重症中暑热应激损伤过程,可能存在KC功能活性异常导致肝脏自身损伤和全身炎症损伤的加剧,进而推动重症中暑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术后CD14^+单核细胞人自细胞DR抗原(CD14^+/HLA-DR)表达率的变化在术后感染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的定义,将83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为非感染组、感染组、感染性休克组,分别测定3组患者术前血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肌酐,计算MELD评分,并动态检测术后CD14^+/HLA—DR表达率,分析其在感染监测中的价值。结果:感染组和感染休克组术前血胆红素、INR、血肌酐和MELD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CD14^+/HLA-DR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1)。感染组和感染休克组之间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发生后,感染组、感染性休克组的CD14^+/HLA—DR值显著下降,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感染最重时两组的CD14^+/HLA—DR值均降到最低值,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术前MELD评分和术后CD14^+/HLA—DR表达率是监测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及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对术前高MELD评分或术后可疑感染的患者,动态监测CD14^+/HLA-DR表达率对病情判断和治疗调整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