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延梅 《吉林医学》2011,(9):1742-1742
目的:对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收治的32例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病例,给予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涂抹患处,连续使用3~6个月。结果:32例患者中,治愈29例,好转3例。结论:临床使用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不同手术方式在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2-06~2015-08在延大附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68例68眼,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把患者分为小梁切除术组(观察组)28例28眼和睫状体光凝组(对照组)40例40眼。两组患者均注射贝伐单抗1.5 mg后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2周和2个月检测患者视力、眼部压力。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2个月的眼部压力分别是(45.2±7.1)、(16.1±2.4)和(20.6±3.5)mmHg,对照组眼部压力分别为(43.1±5.0)、(26.7±8.2)和(22.8±6.3) mmHg。对照组术后2周眼压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个月眼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使用贝伐单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与手术后再进一步治疗的时间上都明显的长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的并发症。结论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贝伐单抗联合睫状体光凝术更利于患者的眼压的控制,尤其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光动力疗法联合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CNV)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2例CN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光动力疗法治疗)及观察组(接受光动力疗法联合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视网膜黄斑中央厚度、视野平均敏感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视力提高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视力下降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眼压及视网膜黄斑中央厚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10°及30°视野平均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可以有效提升CNV患者的视力及视敏度,降低眼压及视网膜黄斑中央厚度,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42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予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脱水剂、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等药物综合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应用此方法治疗后视力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七总苷(PNS)对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ON)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178眼)行视网膜激光治疗的DO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89眼)和对照组(46例,89眼)。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PNS静滴。对比2组治疗前后患眼视野平均缺损(MD)、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平均厚度及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血红蛋白(Hb)水平观察2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眼视野MD、视盘旁RNFL平均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4.057、3.532,P0.0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8.574,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TG、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273、3.625、4.633,P0.05)。结论应用PNS联合激光治疗DON,能够有效缓解视神经病变和视野缺损症状,纠正血糖、血脂代谢异常,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苏延梅 《当代医学》2010,16(6):75-76
挫伤性前房积血在眼外伤中极为常见,及时正确治疗可以使患者视力得到较好恢复。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引起并发症,严重者致失明。现将我院于2006年9月~2009年3月治疗79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