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苍玉珍  曾青山  黄文静 《海南医学》2016,(19):3170-3172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指标及其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至2015年4于我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37例。A组胃癌术后早期作家庭肠内营养干预,B组未给予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指标的恢复情况,以及出院前后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前蛋白(PA)、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W)、并发症和出院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出院3周后,A组患者的PA、ALB、HGB、BW分别上升至(0.25±0.06) g/L、(38.65±3.84) g/L、(93.21±10.41) g/L、(65.06±10.44) kg,IgG、IgA分别上升至为(13.01±1.81) g/L、(4.11±0.97) g/L,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院3周KPS评分为(86.86±5.94)分,明显高于B组的(80.36±2.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1%(5/37)、18.92%(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胃癌术后出院患者,可改善患者出院后营养指标、免疫水平,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潘丹峰  苍玉珍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65-1969
目的 探讨定量降低主食血糖负荷(GL)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门诊就诊的GDM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完成治疗的患者中,对照组33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营养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定量降低主食GL疗法,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能量摄入、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总GL、单位能量GL、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增速及糖尿病营养知识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能量和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GL、单位能量GL、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GL、单位能量GL、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量增速、糖尿病营养知识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体质量增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尿病营养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量降低主食GL疗法可以较好地改善GDM患者的总GL、单位能量GL、餐后2 h血糖水平、体质量增速。  相似文献   
3.
苍玉珍  曾青山  黄文静 《海南医学》2016,(20):3328-3330
目的:研究免疫微生态综合肠内营养治疗对腹腔感染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腹腔感染患者127例,以简单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则行免疫微生态综合肠内营养治疗,7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免疫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腔内及腹腔外感染率分别为10.94%(7/64)、20.31%(13/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1%(23/63)、50.79%(3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泻、胃反流、腹胀及呕吐发生率分别为7.81%(5/64)、1.56%(1/64)、9.38%(6/64)、12.50%(8/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3%(13/63)、11.11%(7/63)、23.81%(15/63)、26.98%(1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及HOMA-IR分别为(8.0±1.7) mmol/L、(8.4±3.7) mU/L、(1.2±0.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2.4) mmol/L、(11.7±5.1) mU/L、(1.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4+/CD8+、IgG和IgM分别为(1.7±0.2)、(13.3±1.2)%、(1.5±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2)、(9.2±1.1)%、(1.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微生态综合肠内营养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感染率,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沈峰  周锦扬  苍玉珍 《中外医疗》2013,(22):30-31,34
目的探讨影响巨大儿出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在该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常规产前随诊的孕16~24周初产孕妇,检测血糖,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筛查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并应用Logisitc回归分析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结果巨大儿的发病率为4.3%。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妊娠糖尿病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dd ratio,OR)分别为1.12、1.08、1.13、4.96、2.10(P<0.05);纳入上述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11、1.09、1.13、4.92、2.20。结论年龄、孕前BMI、孕前体重、孕期增长体重、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