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的唾液和胃液共约4000毫升(其中水份和电解质均来自血液,均经幽门进入小肠而被再吸收返回血液,这是体液得以保持正常容量和电解质浓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幽门梗阻时,因呕吐而失去大量的水份及不同比例的盐酸氯化钠和氯化钾,从而导致了电解质的紊乱。1.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1 体液容量的变化 在幽门有高度梗阻时,食物和胃液不能到达小肠内,且因持续呕吐失去大量胃液,加之病人为减轻症状而自动限制饮食,摄入量明显减少,同时每天不可避免地从皮肤、呼吸和肾脏丧失水份至少约1500毫升。所以,失水甚于失盐,水和盐的丧失使细胞外液减少,由于失水较重,细胞外液渗透压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三维室壁运动追踪(3DT)技术分析正常心肌三维周向应变(3D circum strain)值的分布情况。材料和方法:选择健康北京汉族志愿者90例(年龄20~52岁,平均30.7岁),男、女各45例,所有受试者操作步骤如下:使用常规探头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短轴及心尖四腔心切面等常规心脏检查切面的图像。在心尖四腔心切面上,采用容积探头采集心脏的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原始数据。脱机提取全容积图像原始数据并对图像进行17节段划分,应用3DT技术进行收缩期3D Circum Strain值和达峰时间的计算。所采集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左心室17个节段的3D Circum Strain峰值分别为:前壁基底段(BA)2.62±5.06;前间隔基底段(BAS)3.92±6.49;室间隔基底段(BS)3.57±6.74;下壁基底段(BI)1.24±3.59;后壁基底段(BP)1.94±4.40;侧壁基底段(BL)2.50±5.12;前壁中段(MA)0.73±2.29;前间隔中段(MAS)1.49±2.76;室间隔中段(MS)2.41±4.35;下壁中段(MI)1.58±4.21;后壁中段(MP)1.87±3.78;侧壁中段(ML)1.41±3.59;室间隔心尖段(AS)0.59±1.65;下壁心尖段(AI)1.17±2.55;后壁心尖段(AP)1.66±3.57;侧壁心尖段(AL)1.29±3.15;心尖部(A)1.06±2.40。3D Circum Strain峰值由心尖部到心底部呈现阶梯性分布,以心底部为高值。心尖和中间段达峰时间早于基底段。结论:这是应用灰阶3DT技术对部分国人进行的心肌正常3D Circum Strain的初步分析结果,可以为以后3DT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冠状动脉相关疾病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等具有重要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无法直接通过影像学观察到冠状动脉微血管,目前临床上出现了一些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指标,其中微循环阻力指数被广泛用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评价。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微循环阻力指数测定技术准确、安全、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广泛。本文就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建立、发展、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分肾肾功能与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分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与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肾动脉狭窄程度将55例经肾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分为A、B、C3组,比较不同肾动脉狭窄程度组SKGFR的差异。结果(1)单侧肾动脉狭窄≥50%患者,患侧肾脏SKGFR与健侧肾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肾动脉狭窄程度为50%~89%的患者患侧肾脏SKGFR与健侧肾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肾动脉狭窄程度≥90%者,患侧肾脏SKGFR与健侧肾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脏SKGFR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脏SK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肾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肾脏SKGFR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SKGFR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态显像时,患侧肾脏SKGFR较对侧降低,且与肾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双侧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态显像SKGFR明显低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态显像SKGFR。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性 ,88岁。以反复发作胸闷、头晕、伴低血压 31年 ,再次发作 5h ,于 2 0 0 2年 4月入院 ,临床诊断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既往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 30余年 ,每次发作时伴血压降低 ,近几年发作次数频繁。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陈旧性肺结核等病史。体检 :脉搏 88次 /min血压 89/5 4mmHg ,精神差 ,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音 ,心律齐 ,二尖瓣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入院后频繁发作阵发性室上速及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发作时心率 10 0~ 130次 /min ,持续 1min~ 10h不等 ,同时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325例确诊为AMI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304例)、AMI后消化道出血组(14例)和消化道出血后AMI组(7例),分析老年AMI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1年心血管死亡和因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AMI、心力衰竭和脑卒中而住院的复合终点结果.结果 (1)AMI后消化道出血组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9±27.3)ml·min-·1.73 m-2与(77.3±27.9)ml·min-1·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降低对老年AMI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相对危险为0.980(95%CI为0.960~0.999,P<0.05);(2)消化道出血后AMI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的比例和AMI后消化道出血组阿司匹林使用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消化道出血后AMI组的血红蛋白低于AMI后消化道出血组,分别为(74±14)g/L与(111±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输血治疗的比例高于AMI后消化道出血组,分别为85.7%(6例)与28.6%(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后AMI组介入或溶栓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MI后消化道出血组的1年心血管死亡和因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AMI、心力衰竭和脑卒中而住院的复合终点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9%(6/14)与17.8%(54/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降低是老年AMI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重要的预测因素.老年AMI患者伴发消化道出血常使抗血小板、抗凝和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困难,且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将427例确诊为AMI的患者分为心肌梗死(MI)对照组(404例)、MI后消化道出血组(15例)和消化道出血后MI组(8例),分析MI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1年心血管死亡和因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MI、心衰和中风而住院的复合终点结果.结果 (1)MI后消化道出血组和消化道出血后MI组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史的比例高于MI对照组(13.3%、12.5% vs.5.2%),消化道出血后MI组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所占比例高于MI对照组(62.5% vs.43.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MI后消化道出血组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MI对照组[(57.1±23.5)ml·min-1·1.73-2 vs.(74.6±26.4)ml·min-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o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降低对MI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相对危险为0.975[95%CI(0.957,0.995),P<0.05].(3)消化道出血后MI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的比例以及MI后消化道出血组阿司匹林使用的比例均显著低于MI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后MI组的血红蛋白显著低于MI后消化道出血组[(7.2±1.3)g/dl vs.(11.3±2.5)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输血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后者(75.0% vs.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后消化道出血组介入或溶栓治疗的比例低于MI对照组(53.3% vs.7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消化道出血后MI组介入或溶栓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MI对照组(12.5% vs.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I后消化道出血组的1年心血管死亡和因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MI、心衰和中风而住院的复合终点明显高于MI对照组(40.0% vs.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降低是MI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重要的预测因素.MI患者伴发消化道出血常使抗血小板、抗凝和冠脉再通治疗困难,且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正> 骨性关节炎是多发病,多见于关节活动量过大的人,体重过于肥胖以及畸形和代谢障碍疾病的人。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因为关节炎病人需要长年的服药。我院于1997年开始应用扶他林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20例,女36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治疗每次50mg,每日3次,共治疗2—6周。有2例无效外,均有明显疗效。2.讨论  相似文献   
10.
70岁以上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简称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8例70岁以上老年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结果 本组老年人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致肺栓塞者43例占(74.1%);因制动或长期卧床致肺栓塞28例占(48.2%)。以原因不明、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伴突发、持续性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和肺通气/灌注扫描(V/Q)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5.7%(45/47)和62.5%(20/32);误诊率为46.5%;溶栓 抗凝、抗凝、抗血小板凝聚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21/23)、75.8%(22/29)和0(0/6);治愈率分别为47.8%(11/23)、17.2%(5/29)和0(0/6)。结论 70岁以上老年人肺栓塞最常见危险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为长时间的制动或卧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CTPA对老年人肺栓塞诊断更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溶栓和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抗血小板凝聚治疗无效果,易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