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清胶囊中牛胆汁和凤尾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胆清胶囊中牛胆汁和凤尾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以绿原酸为内参物,测定降脂宁颗粒中君药山楂所含的3个有机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含量的一测多评(QAMS)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Ultimate 3000液相色谱仪,以Waters X-bridge C_(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6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行测定。以绿原酸作为内参物,建立制剂中其他2种指标性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从而计算各待测成分的量,并与外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对该方法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在各待测成分的线性范围内,降脂宁颗粒中的绿原酸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2种有效成分的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分别为1.07、0.99;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有机酸类成分含量与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绿原酸为内参物,建立的一测多评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降脂宁颗粒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前胡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中的挥发油,用GC-MS法对其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挥发油中各鉴定出50种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含量为85.4%和86.6%.从紫花前胡挥发油中检测出冰片基氯(1.45%),为白花前胡所不含有的成分.结论 研究结果可作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区分依据,并为前胡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吴茱萸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GC—MS法分析吴茱萸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叶中的挥发油,用GC—MS法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共鉴定了61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5.4%以上。结论本实验为吴茱萸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丹参种子发芽试验的研究,为航天搭载的丹参种子提供最佳发芽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发芽床和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同批次未搭载的丹参种子和新鲜种子进行试验。结果浸种溶液为100mmol·L^-1的CaCl2液时,能使未搭载的丹参种子和新鲜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10.O%、4.6%。结论浸种溶液为100mmol·L^-1的CaCl2液,浸种时间为12h,发芽床为营养土+河砂,温度为30℃时,可明显促进丹参种子的萌发;大空诱导丹参种子出苗后幼苗的生长情况明显较优于未经诱导的丹参种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从山东莱芜引种到湖南地区的白花丹参药材的产量及质量.方法:相同条件种植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计算2种丹参根的条数、粗细、根的鲜干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对根横切面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引种后的白花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标准,产量显著提高,二者的根横切面显微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白花丹参适合在湖南种植,可作为优质的丹参资源在湖南引种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航天搭载的丹参SP1进行叶绿素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通过航天诱变后,总的光合色素的含量得到显著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后期逐渐增长。结论航天搭载对丹参SP1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丹参叶的综合利用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中药材枸骨叶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枸骨叶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用5%香草醛-冰醋酸及高氯酸显色,在波长548nm处用比色法测定了枸骨叶中的总皂苷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0.0180X+0.0961,相关系数r=0.9991。湖南资兴、永兴两县所产枸骨叶的总皂苷含量高,分别为1.437%、1.38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pH和阻抗-pH监测反流参数的结果按照“里昂共识”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传统DeMeester评分(DMS)和酸暴露时间(AET)参数。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胃肠动力中心接受24 h食管pH监测或阻抗-pH监测的GERD患者共1 023例,分别采用DMS和AET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重新分析及比较。结果 (1)根据“里昂共识”AET标准,AET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9.0%,DMS的灵敏度为98.1%,特异度为97.2%,DMS较AET灵敏度高,而AET的特异度高于DMS。2种方法监测结果比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2)在AET 4%~6%的105例患者中,DMS阳性和DMS阴性2组间酸反流次数、>5 min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和卧位pH<4的百分比(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有必要对AET以外的参数进行考量和分析。(3)105例AET 4%~6%的患者中,有超过50%的患者仍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病理性反流。结论 “里昂共识”AET标准和DMS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能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刺楸皮中常春藤皂苷元的含量。方法:色谱柱Thermo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60∶40),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10μL。结果:常春藤皂苷元的含量在0.1632~04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17%,RSD为1.18。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作为刺楸皮质量控制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