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结果 6例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中,发生在腹部5例,1例发生于盆腔。CT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不均匀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可见索条状及斑片状更低密度区,未见明确钙化征。增强扫描肿瘤均显著不均匀强化,肿瘤内更低密度区无强化,强化形式呈"快进慢出"。1例肿瘤内及周围见增粗、迂曲血管。结论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最后确诊仍需结合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低钾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低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血钾浓度密切相关,且多数情况下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浓度有一定规律性但并不绝对平行,不同程度的低血钾在心电图中有不同的特征性改变。结论心电图改变对低钾血症的反映比血清钾测定更准确、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女性盆腔囊性肿物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囊性肿物的CT表现,探讨CT在女性盆腔囊性肿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0例女性盆腔囊性肿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女性盆腔囊性肿物均直接来源于妇科器官,双侧发病10例,共发现50个囊性肿物.其中卵巢囊腺瘤12例12个病灶,卵巢良性畸胎瘤13例14个病灶,卵巢非赘生囊肿17例19个病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1例13个病灶,其他非赘生囊肿6例6个病灶),输卵管积液/炎症3例4个病灶,卵巢透明细胞癌1例1个病灶.[结论]CT能清楚显示囊性肿物本身及其周边关系,能对病变定位、定性提供可靠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女性附件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女性附件囊实性病变101个病灶的MRI诊断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不同性质病变的MRI征象及鉴别要点。结果 80例101个病灶中,MRI术前定位于输卵管7个,位于卵巢的94个,手术定位于输卵管8个,位于卵巢的93个。101个病灶MRI术前定性诊断有98个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97%),其中畸胎瘤23个,巧克力囊肿39个,卵巢黏液性囊腺瘤5个,浆液性囊腺瘤10个,卵巢囊性腺纤维瘤1个,卵巢囊肿11个,卵巢甲状腺肿2个,输卵管扩张7个。结果:显示MRI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MRI具有多平面、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等特点和对软组织具有较高分辨率与对比度等优点,可对女性附件占位性病变的来源与性质进行判断,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苗勒管囊肿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苗勒管囊肿8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8例苗勒管囊肿中,其中1例位于右下腹部,呈类圆形肿块影,信号不均匀,TlWI肿块外周以等、稍高信号为主,中心呈高信号,T2WI外周呈明显高信号,中心为较高信号,增强未见强化;其余7例均位于前列腺后正中线,呈倒置的水滴状或椭圆形,6例Tl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cT表现为不规则囊性低密度影,内见条状纤细分隔,增强扫描均未见强化。结论根据苗勒管囊肿的CT和MRI表现及发病部位特点,可以在术前对苗勒管囊肿做出正确诊断。MRI较CT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在本病的影像诊断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及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3年25例明确诊断维生素K缺乏的婴儿头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儿均有颅内出血,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颅内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室血肿2例。结论:CT检查可以确诊本病,并可确定出血部位与范围,能发现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肠系膜混浊征在腹部病变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腹部病变累及肠系膜脂肪的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除能显示原发病变外,还显示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即肠系膜混浊征。结论:肠系膜混浊征是腹部病变敏感的CT征象,沿着混浊的肠系膜脂肪常能在其周边或邻近器官发现原发病变,对腹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15例)和手术病理(30例)证实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主要CT表现:扩张肠管与塌陷或狭窄肠管伴行45例;肠管与前腹壁以及肠管之间粘连37例,粘连带21例;梗阻处肠管呈“鸟嘴样”狭窄30例,肠管“成角征”6例;梗阻近侧肠管管径均>25mm,梗阻程度(扩张与狭窄肠管管径之比)为1.9~3.5、3.6~5.0、5.1~6.5和>6.5的患者分别有9、14、16和6例,其梗阻近侧肠管管径依次为(34.98±4.75)、(36.41±7.27)、(40.54±6.90)和(42.67±6.42)mm,梗阻远侧管管径依次为(12.19±2.62)、(8.21±1.78)、(6.81±1.10)和(5.16±2.79)mm,不同梗阻程度间远侧肠管管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3,P<0.01)。梗阻近侧肠管常见征象:肠壁缺血表现29例,腹内疝21例,肠扭转20例。结论:粘连性肠梗阻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后处理技术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血压患者白质高信号(WMH)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搜集747例WMH患者,均来自本院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所有患者均采集详细病史及完成头颅MRI及血脂、血糖等检查和检验。采用改良的Fazekas评分方法评估WMH损害程度。结果 依据LDL-C对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WMH损害程度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亚组分析显示,当LDL-C≥3.10 mmol/L时,高血压组WMH损害程度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OR=10.88,95%CI 4.01~29.52,P<0.001);当LDL-C<3.10 mmol/L时,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WMH损害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139)。结论 LDL-C水平与高血压患者WMH损害程度相关,当LDL-C≥3.10 mmol/L时,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WMH损害程度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