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凝固性血胸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我院1995-2004年共收治2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58岁 ,以“突发左下肢疼痛 2天”入院。既往有“心律失常-房颤”病史。查体 :左膝关节以下皮肤苍白、发凉、压痛 ,左股、、足背、胫后动脉均未触及。以“左股动脉栓塞”急诊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利用 4、5号Fogarty导管取出4 0cm长血栓。术后抗炎、抗凝治疗。第 4日 ,突发脐周阵发性疼痛 ,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非血性。腹部不定位压痛 ,肠鸣音活跃。解痉治疗无好转。腹部平片示肠管扩张。B超、CT检查未见异常。 1小时后 ,检验心肌酶谱回报 :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值均明显升高。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34例和开胸组35例,胸腔镜组患者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开胸组患者经左后外侧开胸行传统的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于术后1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于术后1、3、5d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个月,胸腔镜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开胸组,其中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0.48±8.68)%、(75.25±7.33)%,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78.20±7.35)%、(74.56±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70,P=0.042;t2=2.111,P=0.039)。胸腔镜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1、3、5d分别为(2.80±0.72)、(2.09±0.66)、(1.23±0.68)ng/mL,均明显低于开胸组患者(3.50±0.70)、(2.57±0.76)、(1.66±0.7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IL-6、IL-10术后1、3d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点IL-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食管癌根治后患者肺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式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式,且腔镜手术在降低术后炎性反应方面较传统开胸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5.
女性,16岁。半月前胸透发现右肺肿块,无症状。抗炎治疗1周无效。体检无阳性发现。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总蛋白74g/L、白蛋白54g/L、球蛋白20g/L。X线检查,右肺门下方椭圆形肿块6×5cm,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诊为支气管囊肿。手术见肿块6×6×5cm,位于右肺中、下叶间,实性,有包膜,表面血管丰富。沿包膜内将肿物完整摘除。标本切面粉红色。病理诊断:巨大淋巴结增生症(透明血管型)。  相似文献   
6.
腋下小切口加直达喉镜治疗自发性气胸臧建洲,王成杰,张志宏,丁宿生1992年11月至1994年10月,我们采用腋下小切口加直达喉镜直视下手术根治自发性气胸25例,疗效确切。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例自发性气胸施行27次手术。男22例,女3例。年龄16...  相似文献   
7.
8.
我院1985~2004年间共收治893例胸外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统计本院1984年1月~1989年12月死亡人数1634例,对其中因创伤致死185例进行分析。认为创伤死亡是继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意外后第四位死因,占各种死亡总数的11.3%。近几年有逐年上升趋势。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在45岁以下年龄组中创伤为第一位死因。颅脑损伤是最主要死因,其次为烧伤、多发伤、胸外伤及内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行肺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行肺切除手术临床患者54例,将其按照是否发生并发症分成并发症组和对照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症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吸烟指数、ASA≥3级比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PaCO2等观察指标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诱发肺切除患者出现并发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展开预防和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