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立哌唑对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2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青霉素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并完成4周治疗及12个月随访。比较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everity of illness, CGI-SI)评分、T细胞百分比、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周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PANSS总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CD3+ T细胞、CD4+ T细胞、CD4+/CD8+ T细胞 、IL-2、IL-12水平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1、2、3、4周CGI-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在治疗神经梅毒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神经症状,降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提高患者T细胞百分比,改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治疗后复发率,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了解某化工有限公司碱渣处理装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为新建装置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现场调查识别该装置在碱渣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硫化氢等。监测结果显示噪声合格率为85.7%,硫化氢合格率为100%。该装置鼓风机处噪声超标,应保证隔声减噪措施的落实,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11月17日,本院急救中心收治1例吸入混合刺激性气体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1事故经过2012年11月17日下午17时,某公司一劳务工人在某厂房对分离器进行内部酸洗时,进入一直径约1.1 m、长9~10m的容器内用钝化膏(含有15%硝酸和20%氢氟酸)清洗容器内的锈斑,累积清洗时间约1 h。之后出现咳嗽、出汗,患者未引起重视。于20时咳嗽加重,并出现腹痛、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4.
选择某大型石化企业苯作业车间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以307名接苯工人为接触组,非接苯的314名工人为对照组。作业场所的苯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随工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其中白细胞计数的降低趋势明显(χ2=4.105,P0.05),存在时间-效应关系。提示白细胞计数是监测苯对人体早期职业健康损害作用的敏感指标,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低浓度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持续改进防护设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识别、评价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效果。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等则》,采用类比法和综合分析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预评价。结果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可研报告中该装置有相应的防护措施,经类比分析,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溶剂汽油(洗胶罐溶剂汽油超限倍数为4.8倍,震动筛溶剂汽油超限倍数为2.5倍),噪声有4个检测点超标、高温(干燥箱45.2℃、洗胶罐35.9℃)超过卫生标准,新建项目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后,可减轻毒物、噪声、高温对工人健康的危害。结论本项目为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只要防护措施到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风险评估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某炼油厂换热站新增热水除油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本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柴油、高温、噪声,该项目属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结合类比现场调查、类比检测数据及风险评估,从拟采取的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等职业病防护措施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预计该项目投产后,工作场所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前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81例符合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IV级和V级的aSAH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在治疗前有无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26)和未再出血组(n=155)。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病史、临床状况、WFNS分级、CT Fisher分级、动脉瘤特征、治疗时间及6个月时的预后有关联的影响因素。 结果 181例中有26例术前再出血。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个人史(吸烟、酗酒)、临床状况(脑疝、脑内血肿、低密度区、脑积水)和放射学特征(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多发动脉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再出血组中脑室内出血(IVH)13例,WFNS分级V级15例,CT Fisher分级3~4级25例,与未再出血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脑室内出血(OR=3.804,95%CI:1.161~12.462,P=0.027)为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再出血组预后不良(mRS 3~6分)20例(76.92%),死亡率26.9%,与未再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出血组的预后不良。 结论 IVH、WFNS V级和CT Fisher 3~4级与术前再出血相关。人口统计学特征、病史、临床状况、患者治疗时间、脑室外引流和动脉瘤特征与术前再出血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和检查表法等对石化公司6套生产装置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对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及目前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监测分析,确定6套装置危害级别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只要防护措施到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